人至二十,已是眾人口中的青年。
于是我丟下童年和少年的盔甲,換上青年的戰(zhàn)袍,走在路上,向每一棵上了年紀(jì)的樹致敬。
路上行人步履匆匆,每一個人,都嚴(yán)正以待,唯恐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走到終點。這個時候我有些慶幸,還好他們不是用跑的。那么我會不會,也終將和他們一樣,融入奔走的河流呢?
答案無疑是會。終有一天,我也必須用跟他們同種速度的腳步往前走,也許還會更快。然而距離這一天已是不遠了,也許兩年后,也許一年后。然后這一輩子,就在人流的裹挾里擠來擠去,試圖獲得多一點,再多一點,日子長一點,再長一點。
人至二十,犯錯了是蠢,憂傷了是矯情,再也不會有“我還是孩子”的理由來為你買單。再想看一個至真至純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的。這個階段,心里的事兒都很多,煩惱也應(yīng)該是多于快樂的(當(dāng)然,這也有可能是人們通常喜歡將煩惱擴大化,將快樂短暫化)。
迷茫,模糊,像看不清脈絡(luò)的葉子;清閑,假裝很忙,用力揮霍時間。這就是二十青年的狀態(tài)。
二十歲么,希望成為自己偶像那樣的人,卻又長期駐足不前。于是很多這樣的苗頭就被我們扼殺在心底。于是我們宣稱孤獨,講究特立獨行。可是他們終究是不知道,最終他們將要融入滾滾人流,并且成為一個擱人海里永遠不起眼的人。
平凡,卑微,低到塵埃里。
今年十九,明年春天也將跨入二十行列。
既期待,又抗拒。或許人一滿二十,就真的沒有可以任性放肆的理由了,所有的人都將用一把嚴(yán)格的標(biāo)尺來衡量你。無可選擇,你必須是要符合那根標(biāo)尺的,無論你多么不愿意。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這句話是對在茫茫人海里飄蕩,心靈無所依的人們的絕佳概括吧。忽然便有一點凄惶。
太多人的終極理想與他所要接受的命運完全不同了。經(jīng)歷了的人希望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而我們卻一直是遺夢于紅塵,相忘于江湖。刀光劍影,終究是泡影,但是卻一直身處其中,無可自拔。
人不就是這樣么,永遠淹沒在不愿意做的事里。人至二十,我們也終歸是要進入這種狀態(tài)的。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
而我們自己,也更是他人茶余飯后的談資了,反之也亦然。人和人相處,就是在不斷的交流和八卦中。閑話三兩,一日將完。
人至二十,也是談資。我們談別人,別人談我們。乖巧成功者是贊揚和欣羨的皎皎明月,而頹然失敗者,便只是眾人鄙夷的臭水坑了。如此便想到我自己,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但是又是可以稍微預(yù)料到的。所以,幾年后,我是前者呢,還是后者。你們不得而知,我亦心懷惶恐。
靜待生命在時光中,綻放如花。
謝謝慕容的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這應(yīng)該也是我的終極夢想吧。非具體目標(biāo),它是一汪美好的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