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訓練自己,雄心壯志制定目標,千萬別忘了給自己階段性的休息,和允許偷懶的一兩次機會。好吧,通俗地講,就是空出時間讓自己浪一浪。
作品完整性
不要被自己制定計劃時的滿腔熱血所蒙蔽,人是傾向自大的,盡管你覺得你足夠理性和有足夠的自控力。若不然,你很可能因為所謂的珍惜時間,追求完美,當自己偷懶了,便會因為玻璃心,表現不夠完美,而陷入后悔愧疚自責,從而衍生很多不必要的負面情緒。有時嚴重的會放棄整個計劃,推倒重來,那這樣子的話,這種人很少有一個“完整的作品”--一次完成的計劃,一個完成的目標,甚至一本讀完的書。
所以,保證事物的完整性很重要,即使在很苛求的人眼里,作品有瑕疵,甚至有缺陷,但事物的初生階段,我們必須寬容,才有后面對此的一次次改良及累積下來的進步,乃至實現作品質的飛躍。
“人人的初稿都是一坨狗屎!”
愛因斯坦小學時在班上呈現的椅子被老師同學們戲稱“從未見過如此丑的椅子”,然而愛因斯坦卻說,“還有比這更丑的,就是我剛開始做的那些,這個已經是我目前做得最好的了。”
事物發(fā)展的初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你的計劃實施就會有意外情況發(fā)生,可能是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不好,又或是外界的因素嚴重干擾了計劃的執(zhí)行。面對這些,心要放寬些,多點耐心,和時間做朋友,及時總結反思,即使對目標繞了一些彎彎,浪費些時間機會,也好比作品最后被半途而廢來得好得多。
又由于考慮到不可控的因素,我們也不必說等到情緒不好時再來調節(jié),我們可以主動出擊,設計計劃時,安排一些時間浪一浪,主動調節(jié),可以視之為“目標”,為了玩而努力工作;也可以視之為“獎勵”,給自己一個大大的驚喜。
我相信這么一個小技巧,會對計劃的完整實施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