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系列電影《人在囧途》后,如果說“旅游”和“旅行”分別是普通青年和文藝青年的叫法,那么“旅途”就是典型的2B青年的宣泄方式。
每次離開居住地,奔赴各地的原因無外乎三種:旅游、因公出差、回老家探親。旅游前,總是幻想著目的地的美輪美奐、奇人異事;出差前,總在思考著何時到達目的地以及何時能夠盡快完成公務回來;探親前,早以按捺不住見到父老鄉親的心情。
因為這三種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人之常情,我們往往忽視乃至無視旅途中的瑰麗風景。待這種人之常情成習慣,習慣成自然,我們錯過的不僅僅是祖國的如詩如畫,隨之而去的還有無可挽回的青蔥韶華。
參加工作以來,我每次出差選擇的交通工具無一例外都是飛機,尤其是飛往北方和西部地區,一是由于旅途遙遠;二是由于工作緊急;三是由于機票可以報銷。登機落座后想的就是何時能夠到達,為求盡快度過這段無聊的時光,不是睡覺就是看電影。抵達目的地完成公務后,第一時間買機票返回,旅途中又是看重復來時的動作——看電影、睡覺。
有一次,我從深圳飛往北京出差,上午出發中午抵達,到北京后,坐在酒店房間休息時,望著窗外,突然覺得前方大樓和深圳的有幾分相似,恍惚間自己仍然在深圳,未曾離開,只是在單位附近辦事而已。我的出差悲哀的只剩下工作,旅途中的風景早已被遺忘。
人生如旅途。
人生是由無數個旅途編織而成。
旅途又是由無數個畫面穿插而成。
最美的風景就藏在旅途中。
當今社會競爭加劇,工作節奏持續加快,我們的時間被工作吞噬了大半,心態變得焦躁,急功近利凸現,人生似乎變成了兩點一線,心中只有開始和結果,過程被遺忘。
然而,人生有始有終,千古不變;人生歷程卻千差萬別。待到終老時,茍延饞喘的我們能夠信手拈來的只有過往的回憶,回味無窮的一定是自己在人生旅途上走過的一個個苦辣酸甜的片段。
今年春節,我回家探親,老爸開車載我回到了闊別二十年之久的家鄉柘林。
這個生我養我、山水相依、嫻靜恬淡的小鎮承載著我無數的童年回憶。如今,小鎮由于昔日的兩大單位:水電廠和工程團的相繼搬離變得冷清、寂寥,大街上行人稀少。然而,小鎮風貌依舊,風骨仍在。二十年過去了,小鎮上有些破損的水泥馬路兩旁大部分依然是二十年前的兩、三層小樓;巍峨青翠的大山環繞在小鎮兩旁,朝山上望去,還能看到一輛輛汽車行駛在盤山公路上;曾經亞洲最大的土壩和水電站依舊橫跨在小鎮的上游,為下游輸送源源不斷的電力和水資源;土壩的另一面是一望無垠的柘林湖水庫,夕陽照在水面,波光粼粼,湖水呈深綠色,遠處隆起的一個個山包仿佛大海中諾隱諾現的小島,童年的每個夏天這里人山人海,小鎮以及更遠地方的人們紛至沓來,來這里游泳解暑,如今水庫深處被逐一開發成旅游景點,有了一個世俗的名字叫“廬山西海“。
二十年后,小鎮質樸、單純、美麗如昔。而我已由一個離開時的孩童長成一個大小伙。再過二十年,我已變老,但是和小鎮一樣不變的是我對小鎮的鄉土情感和美好回憶。
這次春節尋根之旅,意味頗多。她喚醒了我埋藏心底、沉睡多年的童年回憶,勾起了我對人生第一個十年旅途的點滴回想。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由許多旅途交織而成,先前的旅途為現在和未來的旅途伏筆鋪陳,現在和未來的旅途又能使先前的旅途熠熠生輝、回味深長。
人活一世,最美在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