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經濟學》 ——(美)史蒂芬 列維特 ?史蒂芬 都伯納 ? ? 推薦指數:三顆星
《魔鬼經濟學1》
第一章:教師與相撲力士有何相同點
-----------------------------------------------------------
本章探討了動機的優點及陰暗面 —— 作弊
探討事例:一家托兒所,明文規定下午4點前必須接走孩子,但家長經常遲到,怎么辦?
? ? ? ? ? ? ? ? ? 解決方法 —— 對家長罰款 3 美元
? ? ? ? ? ? ? ? ? 得出結果 —— 家長遲到次數立即增加
? ? ? ? ? ? ? ? ? 措施問題 —— ?3美元微不足道 / 用經濟手段取代了道德手段
探討事例:獻血活動背后的動機?
? ? ? ? ? ? ? ? ? 解決方法 —— 如果獻血者收獲了:無私行為的贊揚 / 一小筆補貼
? ? ? ? ? ? ? ? ? 結果原因 —— 這筆補貼將一件高尚的善舉變成了一種為掙幾美元的行為,不值得
探討事例:目前在美國一些學校實行的“高標準”成績測驗,教師是否有作弊行為?
? ? ? ? ? ? ? ? ? 解決方法 —— 利用統計工具,考察人面對動機作何反應
? ? ? ? ? ? ? ? ? 得出結果 —— 每年有兩百多個考場的教師存在作弊行為
探討事例:相撲力士為什么會作弊?
? ? ? ? ? ? ? ? ? 解決方法 —— 利用統計工具,考察人面對動機作何反應
? ? ? ? ? ? ? ? ? 得出結果 —— 雙方力士達成了以賽償賽的約定:在我急需勝利的時候,你送人情給我,下次我會還你
最終一問:相撲力士,學校教師,托兒所兒童家長,白領都存在作弊行為,是否腐敗是人類的普遍天性?人類究竟 有多腐敗?
最終解答:
No.1 ?經濟學從根本而言,是一門研究動機的學科:人如何得償所愿或滿足所需,尤其是在他人欲求相同的情況下。
No.2 ?動機是避惡行善的一種手段,但多數動機并非天然形成的,必須有人 — 經濟學家,政客或家長 —— 去憑空創 ? ?造。動機分三類:經濟動機,社會動機,道德動機,一套動機方案常常三種都有。人類迄今為止所發明的最行之有效的某些動機用于 預防犯罪。
No.3 ?作弊是人類一種原始的經濟行為 —— 不勞而獲
No.4 ?得失界線清晰的動機所誘發的作弊行為更加常見
No.5 ?w c 伍茲說:值得擁有的東西就是值得為之欺騙作弊的東西
No.6 大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一種商品,出售者不同,人們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有所差異
No.7 在規模小的社群,預防犯罪的社會因素更加強大,其中一大因素就是羞恥心
No.8 個人情緒對于守信的程度也會有影響
No.9 即使沒有外力強制,人類一般而言也是生性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