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辜負的杜牧 一失足成千古風流人物

{

一、

公元828年,唐朝監察御史崔郾奉命前往洛陽主持當年的進士科考試。

一眾公卿名士在京都的長樂坊定了包廂為崔郾設宴踐行,酒席上觥籌交錯,卻不見主角崔郾的身影。

此時,在長樂坊后的花園中,當朝太學博士吳武陵正和崔郾竊竊私語。

他們二人都是柳宗元的至交,但交情也僅限于在朋友圈里互相轉發點贊,

今天吳武陵不請自來并神神秘秘將監察御史拖到花園里咬耳朵著實有些耐人尋味。

“一定又是為了今年的狀元人選來說項的吧,如今朝中無人即便是錦繡文章也難及第”。席間有人低聲說到。

可是能讓素來愛才的吳武陵都出馬,想必此人也非凡夫俗子。

只見花園中的崔郾手拿一本長安出版社出版的新書低聲吟哦,書上寫著四個大字—阿房宮賦。

或許是之前飯局上的酒食尚未消化,崔郾忽然不合時宜地打了個巨響地飽嗝,不過畢竟是官場上浸淫已久的人物,他急中生智道:吳老聽見了這聲音嗎?

吳武陵不解問道:聽見什么?

崔郾揮了揮手中的書道:當然是共鳴啊!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這文章寫得真好,長安作協什么時候出了個這樣的好苗子,吳老可得推薦給我。

吳武陵正色拱手道:我今日來正是要向崔大人推薦這位人才,此人便是新晉大V,杜十三,杜牧之。

是年,杜牧以進士第五名及第,授弘文館校書郎。

二、

男人就應該喝最烈的酒,騎最好的馬,娶絕世佳人,出將拜相,方不負此生。

杜牧常常如是想。

因為,他是誰?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他是晉代當陽候杜預的后人,他是前朝宰相杜佑的孫子。

由于父親早逝,家道中落的杜牧知道在這亂世里,功名利祿意味著什么。阿房宮賦不過是他進軍官場的一塊敲門磚。

他飽讀兵書,曾為孫子兵法注解十三篇,為當朝宰相李德裕獻策平虜,長安才俊中一時風頭無兩。

他最近還在長安各大夜總會搞新詩發布會,這一切都不過是為了吸引關注度,娛樂八卦頭條好歹也是頭條,粉絲多總沒壞處。

他決心在自己手上恢復家族的榮光。

弘文館校書郎雖然不過是個掌管皇家典籍校勘的九品小官,但任官資歷要求極高,官途極好,唐代十一位從校書郎起家的詩人或文士當中,就有四位官至宰相:張說、張九齡、元稹和李德裕。其他則升任中書舍人、給事中、侍郎、郎中等高官。

當想到這里,杜牧心中不由得一熱,此時一陣聲音將他從思緒中喚醒。

杜牧是這次大考第五名的進士你都不知道?著實孤陋寡聞。

說話的是杜牧一同高中的進士,按照慣例,新科進士都要到長安的曲江游玩,而曲江相當于廣州的北京路,北京的長安街,是長安最繁華的街道,進士游街也是當時比較拉風的行為。

今日他們幾位好友同游曲江文公寺,見一位和尚見識不俗,杜牧便上前閑談報上名號,原本以為自己名震長安,粉絲數萬,本應無人不識,可這和尚只是微笑搖頭。

杜牧到也不以為忤,不無自嘲地道:“禪師這話可真傷到我了,以后看新聞還是要走點心啊,不然可是會錯過大人物的”。

隨即轉身推開寺門長笑而去,隨著背影的遠去,傳來一陣吟詩聲。

家在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

禪師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

和尚也笑了:好一個年少輕狂。

從此以后,杜牧終其一生都不喜僧人。

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朝看盡長安花。心比天高的杜牧本以為錦繡前程唾手可得,可卻不知道未來的滄桑超出他的想象。

三、

命運并沒有再次青睞杜牧,考中進士的第二年,杜牧便被外放,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幕僚生涯。

公元833年,揚州一座花園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正在欣賞好友白居易送來的一尊太湖石。

他身后跪著一名黑衣人正在向他稟報。

“我按照大人的吩咐,安排了三十名便衣暗中保護杜秘書,杜秘書來揚州

幾個月,每日都出沒于各個夜總會,飲酒作詩,現在官場上都說他是一不做二不休”。黑衣人說道。

“哦?怎么個一不做二不休?且說來聽聽”。牛僧孺不動聲色問道。

黑衣人猶豫了一下道:“大家說杜秘書是有家眷的人還每天流連青樓,家里不交作業,又不離婚,所以叫一不做二不休”。

牛僧孺撫掌大笑轉身道:那你覺得杜牧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黑衣人毫不猶豫答道:雖然官場風評不佳,但文才想必是極好的,聽說那首“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轉載量已經破萬了,文人們都說杜牧因不得志才寄情風月,但詩里仍擔憂朝政。

牛僧孺沉默不語,望向天空。

傍晚的天色陰沉,烏云像鉛塊一般壓了下來,如同晚唐波詭云譎的時勢一般讓人迷茫,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開元盛世氣象萬千的大唐。

良久,牛僧孺悠悠說道:這天要下雨了,便由我為杜牧作片遮風擋雨的瓦吧。

四、

歷史的車輪繼續向前轉動,公元835年,杜牧終于被朝廷記起來了,征召擔任監察御史。

臨行前還是在那個揚州的小花園,杜牧向牛僧孺辭行。

杜牧滿身的酒氣未散,想必前夜又喝高了。

牛僧孺笑道:喝酒不騎馬,騎馬不喝酒,杜牧你是前途廣大的人,別整天不注重小節,交通安全第一,以后個人作風也要檢點,少去夜總會。

“別的不敢說,個人作風方面大人請放一百個心,我向來潔身自好的”。杜牧拍著胸脯保證。

牛僧孺也不拆穿他,命人送上一個錦盒,杜牧打開一看,眼睛不覺有些微紅,只見盒中放了數百張平安帖,每張上面都記載著如“某月某日某地,杜牧飲酒馬殺雞不歸”,杜牧才明白幾年來,牛僧孺一直派狗仔隊暗中保護自己。

據史料記載,杜牧對牛僧孺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終生不忘。

而牛僧孺百年之后的墓志銘也由杜牧親筆撰寫。

五、

命運總是如此弄人。

赴長安途中,突然烏云密布,陽光再次消失,對時局一向敏銳的杜牧感覺到了長安城內緊張的氣氛,轉而請赴東都洛陽任職。

是年十一月,初冬的微風,帶著絲絲寒意吹過宮廷。

一場君臣與宦官之間的權利之爭最終爆發,結果君臣失敗,朝臣班子被洗劫殆盡,宦官勢力更加猖獗,大唐江山搖搖欲墜,史稱“甘露之變”。

杜牧逃過了一劫,然而,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捉弄。

在洛陽,他一直過著有官無職的無聊生活,在他的詩里越來越多的出現關于酒的描述,“高人以飲為忙事”,“但將酩酊酬佳節”,“半醉半醒游三日”, 他甚至愿意“一世一萬朝,朝朝醉中去”。

也是在這年,他遇到了少年時曾經愛過的歌姬張好好,時過境遷,當年紅極一時的張好好如今卻顏色漸改,流落東都,賣酒而生,故人相見,不免唏噓。杜牧懷著復雜的心情寫下了那首與白居易《琵琶行》齊名的千古絕唱《張好好詩》。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曾經此間的少年已經須髯星白,當年的佳人也有了心事老了容顏,詩中滿滿的愛與哀愁。

六、

杜牧老了。

他年輕時的多情放縱除了得到風流的名聲,也讓朝中權貴對其敬而遠之。

經歷了無數次的碰壁,他依舊回到了原點。

他來到了長安的故土樊川別墅,這里成了他暮年以文會友的最終歸宿。

此時,和他亦師亦友的牛僧孺已經離開人世。

少年時的萬丈豪情終究不過是夢一場。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他悲憤,無奈,胸中塊壘難消,卻明白只能接受現實。

少年時代的荒唐生涯讓他的身體比常人更早的迎來了冬天。他開始常常做夢,在白天也會聽到有人對自己說話。

公元852年的一個夜里,冥冥中,他聽見有人對自己說:“你應該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畢。”

在古代,畢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名字,這是否預兆著什么呢?

或許時間不多了。

杜牧命令家人將平生的文章詩歌付之一炬,只留下十之二三。

而對當年揚州那段放浪形骸的歲月,杜牧似乎不堪回首。乃至于在他寫給自己的墓志銘里,對于揚州只字不提。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晚唐詩壇的一顆巨星就此隕落。

更令人唏噓的是,一個月后,得聞噩耗的張好好來到了杜牧墓前,傷心欲絕自盡而死。

誰能料到一代佳人竟以如此凄婉決絕的方式落幕。

每當讀書讀到這節,我總會莫名其妙地想到一首現代小詩。

從前的時間很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七、

杜牧留下的作品在唐代詩人中并不算多,但幾乎每一首都能深深打動我們。

通過他的詩,我們能穿越時空與這晚唐最優秀的詩人交流。

有人覺得杜牧是浪漫主義的篤行者,他不如李白的俠客風骨,也沒有杜甫的凄風苦雨,他的詩字里行間都是及時行樂,蕩氣回腸。

但是每個懂杜牧的人,卻都能從詩中品味出那深藏的苦楚和不得志的郁郁寡歡。

阿杜其實是個有故事的人。

他的詩有離情、傷逝:“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也有絕不向命運低頭的樂觀:“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有目空一切的少年自負:“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也有對時代的諷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有佇立窗畔的孤獨: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也有人約黃昏后的柔情:“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便歸來”。

他的詩是一個沒落朝代的縮影,也記錄了悲涼歲月的柔情。

倘若杜牧早生一百年會怎樣?

文采風流,又兼有經世之略,同時還精研兵法,像這樣的一個人,若在唐初開明繁盛之世,他或許真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展抱負。

但這樣的假設原本就建立在我們對杜牧深深的同情之上。

是這個時代辜負了杜牧,可杜牧又何嘗沒有辜負自己。歷經蹉跎的杜牧在多年以后才明白,一個人該用多少得輕狂才配得上一次年少的成名,多少的往事才勾兌出一碗陳年的美酒,供無盡歲月慢慢的斟享。

我想杜牧應該是后悔的,正如他在《譴懷》中所發出的千古嘆息:

落魄江湖載酒行,

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幸名。

卦神來了∣看熱鬧是一種信仰

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后臺留言獲取授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11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860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128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9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2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77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6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77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70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15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1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2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96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5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行宮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
    漢唐雄風閱讀 6,023評論 4 29
  • 01 行露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獄?雖速...
    艾斯美閱讀 1,420評論 0 1
  • 文/綠蕘 暮色,夕陽交織在晝夜之中,微風無意卷起岸邊的一抹塵土,伴著垂落在水面的柳條兒,隱隱浮出一股朦朧之感。 長...
    綠蕘閱讀 506評論 3 6
  • 1-3星期二8:37滴滴小巴上 今天是和阿秀初次見面的四周年紀念日,第五個念頭了,恩愛如故。這主要歸功于他脾氣好,...
    魏雨self閱讀 14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