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個吃貨,所以本性不想隱藏,只想張揚,
從小父母節儉,買魚,但是買的是非洲鯽魚,因為便宜。但你懂這種魚類最豐富的不是魚鱗,而是滿身如魚鱗般豐富的人字形小密刺。作為一個舌頭經常被牙齒咬傷,滿嘴神經中樞還使用不利索的孩童,我斷然是拒絕的,拒絕吃魚。那時候的我,認為魚就應該在海里徜徉,哪能那么遭罪地成為人們的盤中餐來令人遭罪呢……
實不相瞞,這一拒絕,就拒絕了20余年。
所以我常常懷疑時至今日我的數理化學不好,大致是因為從小沒有魚類蛋白的DHA,所以比別人笨些吧。對,我常常將自己的不聰明歸結于此。
直到坐月子。
婆婆是個特別能干的家庭女勞模,客家人獨有的勤奮善作在她身上熠熠生輝,也自然她的飯菜是絕活,還包含買菜的獨到挑剔和滿肚子的生活大經驗。坐月子的40天里,除了吃到吐的甜甜雞肉之外,令我垂涎三尺的莫過于每頓的魚肉。我不得不承認,20多年過去了,我的咀嚼神經發育健全,吃魚竟毫不費力,后來慢慢知道,是魚的品種問題。婆婆懂魚,買回來的皆是海魚,肉質鮮美有彈性,魚刺排布規整,要么通只一排脊椎骨刺,要么大幾個排刺,超便于剝離。但也要歸結于婆婆廚藝精湛,極大程度還原了魚肉本色,令我不自覺地對魚產生了好感。
后來為了產后瘦身,開始大量吃魚肉,因為魚肉是最不容易發胖的肉類,所以在我產后瘦身的三個月期間,大大小小應該吃了百條魚,數量只可能增。
以致后來,止不住對魚肉的熱愛,開始加大了去餐館品魚的頻率。也鑒于這種愛好的長勢來得太兇猛,一度不敢讓家里人知道,和老公偷偷以各種借口不回家吃飯,溜去吃魚。一次,竟以加班為借口,又一次,以參加朋友婚宴為借口。三不五時地刷著訂餐App,翻閱著魚肉佳肴的圖片,暗自咽唾沫。
我常常想,一個人在她過往的生命中沒能嘗到的美味,直至偶然的某天悠然遇見這種美好,那種猝不及防占領你內心深處的熱愛感,就像扎了根的青苔,像極了生命向上之力,會引領人們去做些瘋狂之舉以彌補過往生命的缺憾。
這會兒的我已在邊咽口水邊計劃者接下來的下館子吃魚計劃,有魚,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