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便是如此,執著地喜歡著夜晚來臨的時候。
我喜歡在夜晚來臨的時候,獨自一個人出門,走過長長的鄉間小路,一步一步,數著腳印,當做一天的結束。
記得當時老家的屋后,是有一片竹林的。竹林不算大,只是在兩條路的中間,稍微作為障礙的。竹林里面參差不齊的竹子,筆直地直沖上天空。我需要抬起頭來,遙遙望去。
不夠,我還總是踮起腳尖。
我喜歡這一片竹林,每一次朝著天空的時候,似乎可以忘卻一切,忘記那些似有若無的小小煩惱。而到了夜晚,一片黑黑的,更加有一種恍惚的精神,在指引著我。
老家的空氣很不錯,清新自然,空氣里總是夾帶著水汽。一點不像現在我生活的地方,呼呼的妖風,刮著臉疼,時不時有一些沙子和塵土飛進眼睛里。
我喜歡躺在屋后的草地上,那草地上的草很軟,很青,夾雜著好些蒲公英,點綴在上面甚是可愛。我和媽媽約好,只要不是下雨天,我們可以每天晚上吃過晚飯,就來這邊看夕陽。
因此,那片草地,成為了我年少記憶里難以磨滅的存在。
我和媽媽各種閑聊著,大多都是鄉親之間的瑣事。媽媽每天忙活一天,我也樂意聽她說著。
有的時候我們家的灰灰(我家的狗狗)會一起出來,她親近我們慣了,總是在我們的腿間亂竄,嗅一嗅聞一聞,要記住它主人的味道。不過我感覺這的確很有效,那時候無論去學校多久回來,當我忐忑不安擔心它會咬我的時候,它總是圍過來,搖著尾巴。這倒使我尷尬了,原來,是我小看它了呢。
我們在草地上肆無忌憚嬉鬧著。看著灰灰來來去去,蹦跳個不停。
我們那會,就坐在草地上。從天邊開始由紅色變成黃色,最后顏色慢慢變深,最后成為黑色的。
盈盈墨色此相逢,遙遙望闕自思量。
當時的伙伴很少,隔壁有一個比我小一歲的妹妹,還有不遠處我的堂哥。
我和堂哥是同一年出生的,只差了幾個月,所以那會,我們幾乎都是一起玩的,每天一起上下學,誰家有好玩的,就去對方家玩。
男孩子跟女孩子是不太一樣的,感覺總是有各種奇思妙想,尤其是在玩的方面。我和隔壁家的妹妹總是跟在他身后,聽他發號施令,自制秋千,或者蹺蹺板。
我現在都還記得,他家自制的蹺蹺板由于支點位置太高,每次我們都被蹺得很高,很驚險,很刺激。
我們也一起去過那片竹林,竹子生長的過程中,“葉子”是會褪下來的,慢慢地長得越來越高,“葉子”也就越來越高。地上積著厚厚一層,最上面的,早被風干了。我們會挑選其中稍微干而又有一點水分不至于一掰就折的那種,收集起來,可以折疊各種東西。
這是大一點的哥哥姐姐的傳授的技能,幾乎每一個小孩子都會。
夜幕降臨,竹林里也黑下來的。
林子里面黑壓壓的,只有點點微弱的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照進來。
我們睜大眼睛尋找著,小心翼翼地奔跑回家。
這夜里也是很有韻味的,竹子的主干光滑的發亮,時不時反著光。偶爾還能夠見到幾只螢火蟲,撲撲閃閃。
我想,我這么喜歡夜晚,跟年少時候的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吧。或許我天生憂郁,但那一份難以割舍,也的的確確真實地存在。
我回頭望望身后的竹林,似乎又長高了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