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題在于,即便是看到了機會,并不等于可以“自動掌握機會”,還是要加上持續的思考,加上基于自身思考的行動,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機會-是“才有可能”,還不一定是“必然”呢,因為總有運氣因素存在。
2、你要做的事情是,用自己的知識,用自己的思考,然后用自己的資本“負責任”地進行投資。負什么責任啊?在浮盈的時候從容,在浮虧的時候淡定,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大多數人并沒有合格的知識與判斷能力在那資金背后做支撐。
3、在投資領域,你并不需要急于行動。
4、我不會教大家賺錢,我只會讓大家更值錢。
5、沒有百分之百存在的機會,因為對某些人來說是機會的東西,可能在另一些人看來,只是不值一提的話題而已。
6、不論是你的視覺還是聽覺,都是先天自帶的,但是你的閱讀能力、思考方法則是后天打磨的,而這部分能力的鍛煉,恰恰是我們杜絕“睜眼瞎”的有效方式。
7、實際上,只要你掌握了英語,任何國外的公司離你都不遙遠,這也是我為什么一直在強調“人人都能用英語”,并且也在努力幫助大家“天天用英語”,其實都是為了不停提醒大家,這個世界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大的多得多。
8、總量有限的好東西,最終到底歸誰所有,這取決于誰真正想要它。沒那么想要的人,只會動動嘴皮子,碰到困難就會退縮,而真正想要的人,不會猶豫片刻,直接擼起袖子就開始做。
只會耍嘴皮子的人,永遠都會輸給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這個世界總體來說還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它就會給你相應的回報。
9、有些讀者雖然每篇文章都看,并且堅持留言,但是自己的進步卻并不大。原因在于:不能改變你的知識,某種程度上就是無用的。
即便我說的再好,你不做也永遠沒有用。所以每天除了只字不差地閱讀之外,從今天就開始一點一點付諸行動吧!
10、分析別人的成功經驗固然很重要,但過于熱衷于此事顯然就是“本末倒置”。一個人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其實只取決于他是否真的去行動。
11、即便你看到了這樣的趨勢,也從沒有想過自己要如何順勢而為,到頭來只能看看一批批機會從眼前溜走!
12、那些聽到了就去思考,思考完了就去行動的人,他們才是真正想要,并且不得到就不罷休的人。
那在這么一場“有限資源”的爭奪中,當然是更有求勝欲望的人獲勝。
13、其實機會本身沒有大小之分,能夠抓住的才是你的機會。如果沒有抓住就是別人的。
14、“錢”這個東西很奇怪,你越是盯著他,反倒越是抓不住,只有你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他才會主動來找你。
15、一個人最終能獲得多少財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的分析能力。一個擁有分析能力的人,不論他的起點多低,都有機會再次成功。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做的是:不做伸手黨。能夠通過搜索引擎解決的問題,就絕不開口向別人詢問。這是一種輸出倒逼輸入的方式,只要你放棄做伸手黨,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分析能力馬上就會提高。
16、與其后悔當時沒抓住機會,不如讓未來的自己不后悔,好好把握現在的機會,這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17、每當我們聽到這些消息,總會興奮不已,但真正把握住這些機會的人卻少之又少。關鍵在于我們知道之后,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該怎么辦?
18、看到了一個趨勢,眼睜睜地看著它從身邊溜走,最后在那邊惋惜。這樣的事情一年年地重復,我們也應該多吸取些經驗。
19、面對越大的機會,人們的行動力越差。
20、多數人都不會認真對待你的推薦,這一點并不稀奇,因為大部分人都像我說的一樣是“睜眼瞎”。
如果一個東西他真的覺得好,你不推薦他也要回去找,相反如果他內心中并不這么覺得,今天你花大力氣推薦給他,他也依然視若無睹!
21、不要癡迷于尋求別人的意見,即便你得到了真正好的建議,最關鍵的也還是你要去踐行。
22、永遠不要抱怨“沒機會”,那是另外一群人做的事情,反正不是我們。
23、一個人的分析能力,最終決定了他能擁有多少財富。尤其是在這種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能否抓住主要信息,看清事件背后的真正邏輯,是一個人能否抓住機會的重要標準之一。
24、從今天開始,放棄做伸手黨,開始磨練自己的分析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