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古希臘]色諾芬(Xenophon)著,陳琪,滕健譯,2015,《真理的殉道者:蘇格拉底》,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哲學底子一向不好,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前些天讀了一些現代后現代社會科學的著作,翻開前言我就棄甲曳兵而走了,佶屈聱牙,不知所云。畢竟當前社會科學尤其西方社會科學的思辨性太強,哲學基礎太弱的話還真是沒辦法把一本書讀厚之后再讀薄,只能把一本書讀成一個個字。痛定反思,還是要抓緊補課。結合我專業的特殊性,先從西方哲學開始補起,中國哲學可以先放一放。
我知“古希臘三杰”蘇柏亞之說由來已久,然自童蒙時始,便只知其人,略聞其說,不通其詳,未讀其作。2014年生日的時候,娜娜送了我一本柏拉圖的《理想國》,對我說書中寫滿了先賢的智慧,而且蘇格拉底那種抽絲剝繭層層遞歸地進行邏輯推理與反問的方法非常值得社科的學生學習。然而可惜的是這本書一直被我束之高閣,直到今年暑假才讀了第一章,之后再無動靜。如今借著這個補課的機會,真得好好與橫臥在書中的過去的靈魂對話。
我選擇對話的第一本書是色諾芬的《真理的殉道者》,其來有自。讀其書,誦其詩,不知其人可乎?了解一個學者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閱讀他的著作,但是蘇格拉底述而不作,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些二手文獻。最好的二手文獻當然是去蘇格拉底不久且跟蘇格拉底接觸頻繁的人的著作,這就使我在檢索文獻時發現了色諾芬的《真理的殉道者》。選擇這本書除了以上兩條原因,還因為這本書算是整體上全面介紹蘇格拉底行事作風、哲學思想、研究方法的最簡單的一本書,總共沒有10萬字,而且每個章節都很短促,觀點明確。
以上是百度百科對色諾芬的簡介,我原文照搬了過來,《回憶蘇格拉底》可能就是《真理的殉道者》。色諾芬對授業恩師蘇格拉底懷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因為他是歷史學家而非哲學家,因此有人認為他并不能真正記載的蘇格拉底思想。通過閱讀《真理的殉道者》也可以看到,他對蘇格拉底的學說和思想的理解比較浮淺,遠不及柏拉圖的同類著作來得深刻,但是他在書中對蘇格拉底的學問、道德和石破天驚的口才做了相當逼真的描述,完全可以作為了解蘇格拉底的第一步嘗試。
本文的主標題,“選擇死亡,直面死亡,等待死亡,臨危不懼”,是我從色諾芬對蘇格拉底的評價中截取的。以此為標題的背后有著深刻的依據——他無愧一個虔誠和正義的人,并愿意以死亡證明清白。蘇格拉底的虔誠和正義,正是書中重點論述的內容。
《真理的殉道者》共有4卷39章,每卷包含若干章節,分別以一個主題為線索,夾雜其他主題展開論述。第一卷七章,先是為蘇格拉底申冤,接著主要圍繞蘇格拉底個人的品德展開鋪陳,從個人層面描述了蘇格拉底的虔誠、正義、克制、智慧;第二卷十章,主要圍繞友誼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蘇格拉底對雅典公民循循善誘,讓他們知道人們需要什么樣的友誼、如何獲得以及維護友誼,以此來達致穩定的社會秩序;第三卷十四章,主題比較多,但基本上圍繞著“具有何種品德的人從政方能給人們帶來幸福”這一主題展開,論述了雅典公民隊國家的責任;第四卷八章,主要圍繞“蘇格拉底如何教導青年”這一命題展開鋪陳,記載了蘇格拉底是如何將公平、正義、善良、虔誠等美德傳授給雅典青年的,從而駁斥了雅典公民大會對蘇格拉底“引誘青年墮入魔道”的指控。
這樣一來便可以對色諾芬的這本書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即蘇格拉底在個人(第一卷)、社會(第二卷)、國家(第三卷)、教育(第四卷)、信仰(全書)諸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三十僭主對蘇格拉底的指控完全是捕風捉影無風起浪。
第四卷最后一章以《無辜的靈魂》作為標題,全面駁斥了雅典僭主對蘇格拉底的指控,并認為這個“一生一世都沒做過無意義的事”的老人是清白的,“才讓他有了勇氣,有了決心去死”。而且“蘇格拉底的思想影響著人們,那些深受影響的人仍然懷念著他,把他推為德行教育最有幫助的人”,“在永恒的意義上,誰做出更偉大,更有意義的事情誰才是最終的勝利者。”歷史與人心都證明了蘇格拉底才是最后的勝利者。
超越具體的問題,最后來談談蘇格拉底的治學方法論,這有一個專有名詞——蘇格拉底問答法。我粗陋的腦袋與笨拙的筆觸無法很好地將這一方法論闡釋清楚,因此取了個巧,從知網上找到一篇相關文獻,將其關于“蘇格拉底問答法”的主要觀點載錄如下:
概括地講,蘇格拉底問答法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 ,遵循了以下幾項原則:
第二,準確的設問。蘇格拉底對自己談話的對象 ,談話的內容, 都有明確的出發點和目的性, 有自己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和要求 。?
第三,具有層次的教育內容。蘇格拉底在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并使對方接受它時 ,非常注重內容的層層遞進, 一步一步由表及里 、由淺入深, 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 , 逐步接觸到問題核心并得到最后的答案。
蘇格拉底的這種問答法對社會科學從業者的影響不可謂不小。他抽絲剝繭,層層遞進,循循善誘,不知不覺間就逐漸接近了問題的本質。
色諾芬在《真理的殉道者》最后這么評價蘇格拉底:回憶他的高貴品格時,我不禁贊揚他,如果我們能遇到比他更有益的良師益友,我們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世界上能有蘇格拉底,而且他的思想與方法能流傳后世,對我么來說,已經是幸福了。
本文首發于簡書個人文集《每日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