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漢字當中有兩個字是遭人白眼的。一個是偷,一個是竊。無論是偷什么,竊什么,都會讓人覺得可憎、可惡。但是,漢語就是這么奇妙,一旦給這兩個字加上引號,然后再找個朋友,組成“偷書”“竊讀”,那種感覺,那種情形,愛讀書,愛藏書的你一定懂得!
林海音曾經“竊讀”過。小時候的她沒有被飯店的招牌,炒菜的香味,鍋勺敲打的聲音吸引,卻時時記掛緊鄰飯店的那家書店。進來看書的人很多,但是像她這樣只看不見買的,恐怕沒有。經常是饑腸轆轆而又囊中羞澀,若不然,她多想吃一碗熱熱的面條,再回到書店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了一張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
如果僅僅讀到這些,你會可憐這個孩子。但她卻說: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便急忙打開,一頁,兩頁,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有時貼在一個大人身邊,假裝是人家的小妹妹或者小女兒;趕上下雨,還會假裝皺起眉頭,望向街心,埋怨大雨把自己攔截在了這里......
一個以書當飯機警敏感的小女孩形象躍然紙上!
涼天滿月曾經“偷過”書!之所以能偷書,一是因為書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二則因為自己小時候穿著那種腰里打折的老棉褲,褲腰又高又長,可以疊起來,特別方便藏點什么東西。但是,偷書終歸比竊讀有那么點兒過,更見不得光,所以,每每偷了書,坐在老槐樹下的蛤蟆背似的石頭上,手顫腿抖,難以站立,尤其會覺得身后那棵老槐樹上的節疤變做了大大的眼睛,瞪著說:哎,偷書的小賊!
你看,你看,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偷而且不止一次的偷?原來書中自有引誘人的地方:讀聊齋,三千發絲,根根朝外冒涼氣,骨頭凍僵在那里,一寸都不能移,眼瞅著日銜山,一點,一點沉下去......嚇得太狠,以至于坐下病了,還書的時候,因為不敢再往褲腰里掖,所以把書塞進一只提籃,高高地用一根繩子提著把手,瞅著沒人的時候,一溜煙進去,把提籃里的東西禍害一般倒在了炕上。讀呼延列傳,笑得異常痛苦,只把拳頭塞進嘴里,腸子擰著筋......
這樣的文字沒有任何技巧,卻在細細的鋪陳中“偷”出了樂趣,“偷”出了畫面。
無論是“竊讀”的林海音,還是“偷書”的涼天滿月,讀來,你都不可能討厭她們,揭穿她們,相反,你在心里暗暗地喜歡上了她們,并在心里默默地鼓勵她們:好樣的!就這樣如饑似渴地光明正大地以為別人渾然不知的偷吧,竊吧!因為,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只要有書為伴,不論怎樣的艱窘寒涼,都會成為黃金時光!
真慶幸!現在的孩子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只要你肯讀書,沒有什么能夠限制你,阻止你!書店、網絡、圖書館、24小時書屋......拍照、檢索、復印、購買......再不濟,也有捐贈,互換。
把書中的黃金屋顏如玉,智慧和教導,箴言與思想,八千里路云和月,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起嚼碎,伴著書的燦爛色彩和濃濃墨香一起咽下,讓它蕩滌心靈,滋養生命!
想起了24小時自助書屋,那個地方不大,讀者頗多的地方,因為喜歡這種賓至如歸的服務,喜愛這種自由自在的時光,享受既不用竊讀又不用偷書的滋味。說這里無論多早都是人山人海有些夸張,但是無論哪個時間段,六點來是滿的,七點來還是滿的;白天來是滿的,夜晚來還是滿的......
還有我身邊那位八九歲的小男孩,我去的時候,他不在讀書,而是趴在墻上,左手摁著一張粉色的便簽,在寫著什么……然后,把它粘貼,轉身離開了。不一會兒,便簽忽忽悠悠飄落到我身邊,只見上面寫著:真希望24小時書房能多進點少兒類的書。XXX ? ? ?我趕忙撿起,把它結結實實認認真真地貼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幸福的孩子啊,書屋的主人怎舍得不答應你的請求!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應該是讀書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