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遭遇過言語暴力?你實施過語言的暴力嗎?這些暴力行為有沒有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糟?你是否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與我一起來讀一讀《非暴力溝通》吧!
01什么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由華夏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這是非暴力溝通的創始人馬歇爾盧森堡的代表作。由于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貢獻,盧森堡博士2006年獲得了和平之橋獎。他所倡導的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不僅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而且也解決了人們的許多爭端和沖突。
那么,什么是非暴力溝通呢?非暴力溝通又叫“愛的語言”,就是轉變我們的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聆聽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從而使得彼此幸福。非暴力溝通不僅是一種溝通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方式。
02異化的溝通方式
在學習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暴力的溝通方式吧!盧森堡博士把他們叫做“異化的溝通方式”。
1、診斷、評判、分析、批評、比較;
當好朋友向你傾訴,“我的心情有些糟糕”,而你回答“你一定是太消極了,我看是因為昨天的任務沒完成吧?你總是這么拖拉,心情當然好不了。你看看我,今日事今日畢,這多好?”估計當你說完這一段話,你也要被好友拉到“黑名單”了。
對別人的事做出評判,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我們經常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指責別人,也許因為這樣會讓我們獲得快感。但是,請記住,這些屬于暴力。
2、回避責任
當你被別人質問時,你是否經常說:這不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老板,如果不是我老婆,早知道我不聽某某得了等等。這些都屬于逃避責任,可想而知會引起對方的不滿,自然無法溝通了。
3、要求、命令
寫議論文時常用祈使句,目的是加強語氣。可是生活中若多用了這樣命令要求的句子,恐怕你就要成為眾人“吐槽”的對象了。
4、認為某人“應當得到獎勵”或“應當受到懲罰”
當我們經常用“我本應當考上985的,可惜……”,“我才是那個應該升職的人……”,“他那么小氣,就應該受到懲罰”的句子來抱怨時,生活就會充滿了陰云,不知哪天就會電閃雷鳴。
說了那么多異化的溝通方式,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生活狀態,到底該如何做呢?
03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盧森堡博士又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只要我們在每次交流之前,記住這四點,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這可是他歷經多年實踐經驗的總結呀!
1、觀察事實。
事實優于評價,因為人們討厭別人給自己貼標簽,但往往會認可自己做過的事情。所以,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事實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體會和表達感受。
盧森堡博士告訴我們,正確地表達感受很重要,不要指責或抱怨,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悲哀或者憤怒,喜悅或者失望。說出來別人才能明白。
3、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魯絲貝爾梅爾的詩中寫道:語言是窗戶,或者是墻。如果我們不能理解,語言就成為隔膜彼此的墻。所以,為了更好地溝通,在說話前我們要弄清楚自己的需要。在聽話時,我們要探究對方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天窗說亮話啊!
4、提出明確的需求。
不要繞彎子,不要我以為,有任何需求直接說就好了。
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看上去是不是很簡單,但是真正實踐起來就會發現不簡單。朋友,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糟糕的人際關系,如果你期待生活變得簡單而美好,那就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交流來生活吧!相信一定會給你帶來改變!
簡寶玉讀書挑戰打卡——《非暴力溝通》
日更81天,讀書感悟11篇,書評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