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北齊主高洋先派殿中尚書邢子才乘驛馬車前往建康,交給王僧辯一封信,說:“嗣主年幼,不能承擔(dān)大任。貞陽侯蕭淵明,是梁武帝(蕭衍)的侄子,長沙王(蕭懿)的兒子,無論是年齡還是聲望,都足以保衛(wèi)金陵,所以封他為梁王,護(hù)送他返回貴國。你應(yīng)該安排船艦,迎接今主,并心一力,共建良圖。”
二月四日,貞陽侯淵明也寫信給王僧辯,請他迎接自己。王僧辯回信說:“嗣主是先帝(蕭繹)的親生兒子,血統(tǒng)來自祖父(蕭衍)。明公如果能入朝,共同輔佐王室,承擔(dān)伊尹、姜子牙的責(zé)任,我自會仰迎;如果意在主盟,不敢聞命。”
二月十三日,北齊任命陸法和為都督荊州、雍州等十州諸軍事、太尉、大都督、西南道大行臺,又任命宋蒞為郢州刺史,宋蒞的弟弟宋簉(chou)為湘州刺史。
二月二十三日,上黨王高渙攻克譙郡。
二月二十八日,蕭淵明又寫信給王僧辯,王僧辯不從。
8、
西魏任命右仆射申徽為襄州刺史。
9、
南梁湘州刺史王琳的部將侯平攻打后梁巴州、武州二州,故邵陵太守劉棻的主帥趙朗殺宋文徹,獻(xiàn)出邵陵,歸附王琳。
10、
三月,貞陽侯蕭淵明抵達(dá)東關(guān),散騎常侍裴之橫抵御。北齊軍司尉瑾、儀同三司蕭軌南下入侵皎城,晉州刺史蕭惠獻(xiàn)出本州投降。北齊改晉熙為江州,以尉瑾為刺史。
三月六日,北齊攻克東關(guān),斬裴之橫,俘虜數(shù)千人。王僧辯大懼,出兵屯駐姑孰,準(zhǔn)備接納蕭淵明。
11、
三月十六日,北齊主高洋返回鄴城,封世宗高澄的兩個兒子高孝珩為廣寧王,高延宗為安德王。
12、
孫玚(王琳部將,之前王琳派他先進(jìn)駐廣州)聽聞江陵陷落,放棄廣州,返回。曲江侯蕭勃再次占據(jù)廣州(蕭勃避居始興事,見公元554年記載)。
13、
西魏太師宇文泰將俘虜?shù)耐蹩恕⑸驘K等遣返江南。宇文泰得到庾季才,對他待遇非常優(yōu)厚,令他參掌太史。庾季才散私財,為親舊當(dāng)中被俘虜為奴婢的人贖身。宇文泰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回答說:“我聽說,攻克一個國家,要禮遇他們的賢才,這是古人之道。如今郢都覆沒,其君王固然有罪,而官員們有什么錯呢,竟然都成為奴隸!鄙人是一個流亡之客,不敢獻(xiàn)言,但心中哀憐他們,所以私底下花錢為他們贖身罷了。”宇文泰感悟,說:“這是我的過錯!如果沒有你,將使天下人失望!”于是下令,免南梁被俘為奴婢者數(shù)千人。
14、
夏,四月十日,北齊主高洋進(jìn)入晉陽。
15、
五月一日,侯平等生擒后梁蕭詧任命的武州、巴州刺史莫勇、魏永壽。江陵陷落時,永嘉王蕭莊(世子蕭方等的兒子)已經(jīng)七歲,尼姑法慕將他藏匿起來。王琳迎接蕭莊,送到建康。
16、
五月十一日,北齊主高洋回到鄴城。
17、
王僧辯遣使奉啟于貞陽侯蕭淵明,定君臣之禮,又另派使者奉表于北齊,把自己的兒子王顯及王顯的母親劉氏、弟弟的兒子王世珍送到蕭淵明處做人質(zhì),派左民尚書周弘正到歷陽奉迎,并請求以晉安王蕭方智為皇太子;蕭淵明許諾。蕭淵明希望自己帶衛(wèi)士三千人南渡,王僧辯擔(dān)心他發(fā)動事變,只接受散卒一千人。
五月二十一日,派龍舟法駕迎接。蕭淵明與北齊上黨王高渙盟誓于江北。五月二十二日,從采石渡江。于是梁輿南渡,齊師北返。
王僧辯擔(dān)心北齊軍乘勢渡江,在江心集中船艦,嚴(yán)密戒備,不敢靠近西岸。北齊侍中裴英起衛(wèi)送蕭淵明,與王僧辯會于江寧。
五月二十四日,蕭淵明進(jìn)入建康,望朱雀門而哭,道路上迎接的人也以哭相對。
五月二十七日,蕭淵明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天成,以晉安王蕭方智為皇太子,王僧辯為大司馬,陳霸先為侍中。
18、
六月一日,北齊征發(fā)民夫一百八十萬人修筑長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命定州刺史、趙郡王高睿將兵監(jiān)工。高睿,是高琛之子。
19、
北齊慕容儼剛剛進(jìn)入郢州,南梁侯瑱等就已殺到城下,慕容儼隨機應(yīng)變,侯瑱等不能攻克;慕容儼乘間出擊侯瑱等軍,大破之。城中糧食吃盡,煮草木根葉及靴皮帶角為食,與士卒分甘共苦,堅守半年,人無二心。貞陽侯蕭淵明即位,命侯瑱等解圍,侯瑱還鎮(zhèn)豫章。北齊人認(rèn)為郢州城在長江以南,難以守衛(wèi),于是割讓還給南梁。慕容儼回去,望見北齊主高洋,悲不自勝。高洋呼喚他到跟前,拉著他的手,脫下他的帽子,看他的頭發(fā),嘆息良久。
20、
吳興太守杜龕,是王僧辯的女婿。王僧辯在吳興設(shè)置震州,用杜龕為刺史,又任命他的弟弟、侍中杜僧愔為豫章太守。
21、
六月三日,北齊主高洋因為梁國已經(jīng)稱臣,下詔,凡被俘的南梁人民,全部遣返南還。
22、
六月十八日,北齊主高洋前往晉陽;六月二十三日,親自將兵攻擊柔然。秋,七月一日,進(jìn)入白道,留下輜重,率輕騎五千人追擊柔然。七月四日,在懷朔鎮(zhèn)追上。高洋親自冒著箭雨飛石,頻頻接戰(zhàn),大破柔然軍。一路追到沃野,俘獲其酋長,及部落民二萬余人,牛羊數(shù)十萬頭。七月十四日,回到晉陽。
23、
八月辛巳(本月無此日),王琳從蒸城回到長沙。
24、
北齊主高洋回到鄴城,認(rèn)為佛、道二教不同,打算取締其一,召集二家學(xué)者在自己面前辯論,之后下令道士全部剃發(fā)為和尚;有不從的,殺了四人,于是全部奉命。從此北齊境內(nèi)無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