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一個從央企出來的人,算是在突圍體制,在嘗試改變自己的命運。
因為有一天我發現,我的生命一直在重復昨天的動作,早晨到辦公室,打開電腦,開始重復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動作。開會討論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提出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的問題。
大家還在義憤填膺的討論,然后熱情的討論。
可想,多少年后,要是這波人還在,這企業還在,這部門還在,問題還是那個問題。
我在想一個事:
為什么會這樣的?
我能不能承受這樣的生活?
02
我問了自己很多次,那時真的很痛苦。
選擇看起來就是一念之間的事,卻帶著血腥,是對過去的割裂,是對自己所有的付出的割裂。
這樣的割裂是沒有回頭路的。
絕大部分人的云淡風輕,是沒有辦法后的辦法。
但一想人的一生,要這樣過,真的不甘心。
決定了。
03
剩下的唯一的問題:財富是否可以支撐想法。
我本來想打出理想這個詞。
可實際上,我不愿意打這個詞了。
想法,在人生的旅程中顯得更加清晰、更加接地氣。
04
與很多人聊過財富的話題,這也是自己一直在追尋的真相。
什么算財富?錢是財富嗎?
好像是的。又好像不完全是的。
我的看法是:財富是穩定的現金流,能保證你生活的穩定的現金流。
打工算穩定的,可不夠穩定。
因為你可能隨時被老板給嘎了,現在體制內也不算安全的,遇到一些糟糕的領導,遇到糟糕的業務,遇到糟糕的部門,也許也會嘎。
因為太難受了,如坐針氈。
那什么才算穩定?
有一定的掙錢能力,而且是持續的掙錢能力。
掙錢能力表現出來的最好的狀態是被動收入,而不是你勞動一天就得到1天的薪酬。
最好的穩定,最好的現金流是你不用勞動,銀行賬戶就會有收入。
所有的人工作的勁頭都是為了這個。
被動收入,付出很少的努力或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收入。
一旦穩定,支撐你的生活,就是OK。
05
創業是為了什么?
創業是為了快速掙錢,然后創造被動收入。
別扯別的,想盡辦法,就是為了被動收入。
06
如我們一樣的人,打工是為了不打工,這是一種以終為始的活法。若打工還是打工,是另外一種活法。
一旦你的打工是為了不打工的想法占據你的心思,你就不太適合在職場了。
很多人說,那得先有錢,才能被動收入。
話好像對,但是也不對,幾乎很多人都是從0開始的。至于如何做,沒有現成的路徑。
07
寫作可以產生被動收入,沒有那么玄乎,也沒有那么高,但總體是有的,聊勝于無。
存銀行,也可以產生被動收入。
有渠道資源,給別人介紹業務,拿居間費用,一旦運營起來,也是可以有被動收入,這是資源型的被動收入。
投資一家公司(不管大小),能得到分紅,這也是被動收入。
08
我不喜歡做項目型事件,因為那是干完一單就結束了,除非這東西有較為強大的復制能力。
反而訂單型的事情可以長期的做,可以找機會做。
09
人只能掙自己認知內的財富。
認知是一個非常玄妙的東西,沒有它也是一輩子,有它也是一輩子,似乎不重要,卻把人與人之間區隔起來了。
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
你對人說,投資簡書可以掙錢,有的人會認真聽聊,有的人感覺你在割韭菜。
能聊的聊,不能聊的不聊。如果別人懷疑你,立即停止溝通,永遠不要勸別人發財。
所有的財富真相就是認知內。
10
財富是你的位置決定的,在低位進的,高位出的,一般是掙錢的。
但看到別人掙錢,猶豫很久最終決定進的,再看看,自己被站在高崗上,然后怨天尤人的。
這是被割了。
這世界財富的真相,要么你割我,要么我割你的。
財富是接鼓傳花的游戲罷了。
有人在場內玩,你就有走的機會,就創造被動收入的機會。
所以,不要說合規與否,也不要說亂七八糟的,只要場內有人,就有玩頭。
機會就在于人口紅利。
更在于人們的貪婪。
所有的財富都來自于你的貪婪和別人的貪婪,你們接鼓傳花,相互割。
這是財富的真相。
-end-
期待你加入藍胖團隊。不一樣的東西,只要是賬號旗下簡書會員年費,均可加入核心群。
與你一起聊寫作,一對一私聊,深度私聊。
與你聊出版書籍,有哪些坑可以避免。
如需,私信我,每信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