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歸來
1
寂夜,火紅的溫暖驅走了室內的寒冷。
此刻,很暖,很靜,很適合靜靜的沉思。靜靜的沉醉那一抹屬于春天里的姹紫嫣紅。
“百寶箱”里取出牡丹圖,一連串小心翼翼后,清漆的黃木書桌上,赫然華彩熠熠,墨香四 溢。
細細欣賞,只見鮮妍的牡丹花朵朵灼人。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幾乎要把所有的美綻放開來。那如胭的花瓣春風里盡情招搖。粉黃的花蕊,宛若藏不住的嬌媚。墨葉清芬,簇擁著天香燦爛。幾只小巧的蜂蝶,撲閃著透明的翅膀,流連醉舞。
深深凝望這一抹姹紫嫣紅,感恩與感動涌上心頭。
想起那天,賀老師將畫送到西站。寒風細雨里,那么黑,那么瘦,幾乎比第一次見面時要蒼老許多??粗簧淼暮啒?黑色的皮衣,身旁那輛即將退休的摩托車,沾滿泥巴的雨衣。我一陣心疼,才華如他,善良如他,日子居然過得如此清苦。
老師見到我,熱情的把畫交給我。
我素來沉默,卻是一個感性之人。在我心中,藝術沒有距離,反而讓我倍增親近感。
歡喜之余,我開心的向老師詢東問西。奈何老師的沉默更甚于我的沉默。短暫的相會都是我問一句,他回答一句。幾乎沒來得及交流,合影,就匆匆告別了。
當我回到家,打開畫卷,一剎那,驚喜與感動洶涌而來。我幾乎要掉下眼淚。
喔,多么珍貴的牡丹圖。幸運如我,竟能收到如此珍貴的禮物。
喔!牡丹!我的命運之神!你今兒居然回到我身邊啦!
思緒,在那一刻,飄到了十三歲那一年的春天。
那個關于永恒的春天,命運,也因遇見而美了一生。
當偶然的爬山郊游,發現一片牡丹花,春光明媚中開得那么燦爛,那么輝煌。驚嘆之余,忽然覺得,我應該寫首詩贊美牡丹,歌頌這濃烈的生命。
我拿起筆,寫完一首又一首。仿如命定,這一寫,就再也停不下來。從此終日沉呤于美好,忘了春夏,忘了炎寒。
直到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那不是牡丹,而是芍藥。俗稱木牡丹。
沒有想到,我最初贊美的牡丹,一如上帝的恩賜,仿佛宿命,回到了我的身邊。
而且是來自一位著名的畫家。難道這是一種冥冥之中的注定與宿命?要知道,這名畫家可是名滿天下的賀正洋老師。要知道他的畫價格不菲,不是誰都能輕易得到的。
沉醉于牡丹圖,我又想起了與老師的第一次相遇。
那天,隨詩畫聯的老師在“湘中文藝”雜志社二樓觀畫。當時名家如云,我幾乎全不認識。
一對穿著樸素,好像農民工的夫妻也在觀畫。并與各大名家一邊交流,一邊忙碌。
我以為是買畫的,并沒有在意。直到后來,在一樓的墻壁上,掛滿了牡丹圖的畫冊旁邊,看見一幅賀正洋老師的簡介。我看看畫像上的賀老師,看著那位農民叔叔,恍然大悟。原來這位不起眼的農民叔叔就是簡介上大名鼎鼎的賀老師呀!
我既感動他的樸素的風格,更驚嘆他不凡的彩筆。
欣賞著那一幅幅巨幅牡丹圖,姹紫嫣紅,朵朵煥發奇彩,精神抖擻。連藏在群芳里的蝴蝶也那么翩翩靈動。我深深的震撼了。多美的牡丹花,我仿佛置身花的世界,與花同醉了。
我深感敬佩, 想要熱烈的上前招呼,問候。然我終究太過沉默,始終不敢主動攀談。直到后來吃飯,與賀老師夫妻同坐一起,我都沒能鼓起勇氣去問候。而老師與夫人吃完飯,也匆匆告辭了。
也許,每一份緣,都是為了一份美麗的相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印塘詩協群里,發現賀老師的微信。我歡喜添加為好友。不善交際的我,寥寥數語的問候之后,便再也不敢去打擾老師了。只是靜靜的關注賀老師的微信動態,為他的每一篇分享點贊。
某一天,流連當當網,看到百萬圖書大減價。我欣喜的搜索了夢寐以求的莎士比亞全集。然而所有版本都不支持貨到付款。
問過許多朋友,都說沒有當當網的支付寶。我想起了賀老師曾經說過,他經常在當當網買筆墨紙硯。何不請老師代買?
微信上與老師說明情況,老師說早已不在當當網買了?,F在改淘寶網買。他建議我去淘寶網看看。如果價錢可以,他幫我到淘寶網買。
想到平時買書都是請姐妹們幫忙。從沒買過上百的價。為了不讓她們知道,只能請老師買了。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如愿的買到了一套更優惠的全集套裝。
漸漸的,我開始偶爾找老師聊天了。
原來我們的性格竟如此不謀而合。同樣的喜好清寧,同樣的善于沉默不愿被打擾。同樣為藝術靜守孤獨。同樣的搖搖曳曳弱不禁風。
當我的沉默換來了冷漠的指責。被冠以清高,孤冷,自傲等名詞,而欲辯無言時。我近乎感謝上帝,讓我遇見了知己,同病相憐的知己,性相近,習相遠的知己。
老師說,等忙完政協換屆選舉,有時間了就給我造一幅花鳥。
我驚喜不已,只是如此名貴的牡丹花,讓我奢望又不敢奢求。
然而老師很是信守承諾,兩個月后,就把畫畫好了,并親自送到了西站。老師的為人樸實與至高無上的藝術境界讓我更加仰慕與敬佩。
深知老師不喜打擾,獨善沉默。我添加了老師的扣扣號。越了解,越驚喜。原來我們的相似點,不止最初的那一點點。
老師害怕打擾,更害怕來人拜訪。幾乎與我雷同。從前,后來,今天。為了學習,每天下班,不到三更,絕不休息。每個星期天,更是通宵達旦。筆不停的寫,書不停的讀。任誰百般邀請我去逛街玩耍,我都豪不理會。因此,我常常是獨來獨往,身邊沒有一個朋友。
老師的搖搖曳曳,來源于蕁麻疹。經常復發,每來便是高燒不退,惡心,嘔吐。一如我的苦澀,常年累月的掙扎。雖然在朝勤暮奮中,偶爾忘記黑暗,然而難過的時候,總忍不住哭泣。
可是老師很勇敢,從未當疾一回事。病來了,全不在乎,甚至拔掉針管,拒絕住院。
面對風疹,一抓就冒出一排排的鴿蛋,也是淡然處之,置之度外。
連刀割毒王,也被老師“啪啪”幾聲響,一團血花掉落,終于徹底解脫的詼諧語氣所淡化。
唯有兒時的電擊留下的后遺癥,夜夜惡夢,與群魔亂舞。夜夜失眠,與苦痛糾纏。令老師感到苦悶與煩惱。
對此,我深有體會。當太多的風雨一波波卷土而來,我常常惡夢連連,夜夜失眠。很想入睡,又不敢入睡。幾乎痛苦不堪。
老師的一生,仿佛一首詩情畫意的歌。不僅畫藝超群,還出有詩集《風中的承諾》,《愛的遐想》。
靜讀老師的詩,仿佛一杯清茶。淡雅,清香,明麗。字里行間充滿了溫柔的寧靜。
老師的詩很有汪國真的風格,柔情滿滿,正氣飛揚。對世事炎涼的感嘆,對風雨人生的無畏,對藝術的執著,使我更加贊賞其詩情畫意的人生。
讀《寫給未來》,老師告訴我們:成長是一種必然,不要遺憾失去了生命的最初。流浪后的歲月,秋實秋瀟都是最美的風景。
讀《走過冬季》,驀然感恩:歲月接走的花朵,有永遠揮不盡的溫柔。
當《紫風鈴》成為愛的代言詞。我仿佛聽見老師深情的祈禱:風過的時候,請寄給我一絲溫存……
曾經,沉默于我,可以換來永不錯誤。而于老師,卻是一 種渴望。寧愿獨飲離別的苦澀,只愿所愛充滿歡歌笑語,在愛的世界里,舞成一枚相思的紅葉,把流浪的心緊緊包裹……
賞了詩歌又賞畫,在老師的相冊里,上萬幅花鳥畫幾乎讓我眼花瞭亂。
只見牡丹圖,富貴嫣然,層層盡染。有的傲然綻放,有的含羞待放。一叢叢姿態萬千。
只見孔雀圖,傲然拖屏,回首悠閑。藍寶石似的羽毛璀璨奪目。
葡萄圖,顆顆飽滿,晶瑩剔透。垂枝累累,使人急欲一飽口福。
金雞圖,雄糾糾,氣昂昂。鮮紅的雞冠,振翅如風。威威颯爽,全然一派上將風范。
絲瓜圖,線條纖麗,條條如玉。粉黃的花兒欲落不落。
層林圖,氣勢如虹,云煙縈繞。青山蒼翠,水流湍急。浩浩蕩蕩仿如一支壯麗的山河曲。
那些小鳥,嬌巧伶瓏,千姿百態。有的安詳的站立枝頭,有的俯沖枝底。有的展翅急飛,有的高歌歡翔。
那些枇杷,金燦如瑩。那些竹葉,淡墨輕盈。
小到花苞點點,蜜蜂蝴蝶,無不靈動翩翩,仿佛活著的微小的生命在不經意處微微顫動。
那一草一葉,無不疏落有致,纖細婉約,搖曳生輝。
我深深震撼了,創作如此之多的作品,需要多么驚人的毅力,需要付出多少寶貴的時間。也許在老師的心中,每一個日子都是黎明,每一場節日都是春天。每一天都得趕在晚霞之前,每一刻都得讓生命的畫板鮮妍……
沉醉在姹紫嫣紅的“春光里”,所有過往的回憶,回憶里的苦澀通通被如此美妙的芬芳淹沒。此刻唯有文字方能表達我最深的敬意與謝意。
深深的凝望這一抹絕美的紅,感恩的淚在心底化為祝福!
喔!牡丹歸來!讓夢想與現實姹紫嫣紅!
賀正洋,別號竹林散人、閑人、竹山人也,漢族,1970年10月生,湖南省雙峰縣人。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自幼習畫,筆耕不斷,早期攻研水彩、油畫,后專攻國畫山水、花鳥?,F為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者:戴朋。筆名:阿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