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到一個鄉調研時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這個鄉一個村是全鄉有名的產煙葉村,據說村民手里都很有錢,但我走進村民家里卻發現很多人生活貧困,屋里沒有像樣的家具和電器。深入調查后知道,這個村里的人很勤快,每年忙快一年栽煙可以收入十幾萬元,冬天在家里沒事干大伙便聚在一起賭博,短短半月時間,十幾萬元全部輸光,來年接著栽煙接著賭博,周而復始,實在令人嘆息。賭徒的心理我們讓我們困惑:辛辛苦苦干一年掙的錢卻在半月甚至幾天輸光,但來年還會接著去賭,這些人咋不吸取教訓呢?古時有位詩人為告誡賭徒,煞費苦心地寫了一首《十字令》:“一心贏錢,兩眼熬紅,三餐無味,四肢無力,五業荒廢,六親不認,七竅生煙,八方借債,九陷泥潭,十成災難。”這首詩將賭博的惡果揭露無遺。在今天賭博現象依然屢禁不絕,窮者小賭,富者大賭,賭博的方式從傳統到網絡,從公開到隱蔽。賭博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天涯論壇一則案例很有代表意義,網友寫到:
“老公婚前賭博,只說是打牌輸的欠款,剛結婚拿著我們結婚的錢幫他把債都還了,婚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賭博,公公婆婆很寵他,已經幫他還了兩次債務,可是經常是這邊剛還完賬,那邊又開始賭了。從我們結婚,婆婆就總是在里面挑刺,覺得老公有了老婆忘了娘,兒子只能她教育,只可以她說兒子的不好,其他人一說就發脾氣,經常跑到我們的房間教育兒子,指桑罵槐,后來一氣之下我們就搬出來租房子了。
中央臺每天中午的《今日說法》我都看,每次有關于賭博導致家破人亡的案例,我就會打電話給他讓他看,每次他都說知道了。還記得有一次《實話實說》里也說了砍斷手指還要再去賭的賭徒,我給他說了,我以為他會改,可是還是一樣,該騙我騙我,該賭還是去賭。
從我生完娃,就一直催老公去上班,他告訴我外面欠債,讓我回到老家去,他把事情解決完就上班。可是就在短短一個多月,他告訴我債務已經多了100多萬了,上個月告訴我他實在還不起了,想出去躲躲,我一開始不同意,他說的很好聽,出去之后找份工作好好上班。可事實是他出去之后,沒有好好上班,開始去朋友那邊蹭吃蹭喝,朋友也不愿意收留他了,他就去外地酒吧上了幾天班,然后開始游山玩水,各種網絡平臺借錢,都把我的號碼留為緊急聯系人,現在各平臺都打電話發信息給我讓我轉告他還款,可他卻說是網黑,不還沒關系。最近幾次聯系開始問我要錢了,說沒錢吃飯,現在蹭朋友的,朋友老是說他,他不好意思,我沒給,小孩所有的費用都是我在負責。我現在該怎么辦?我們家女兒才剛滿一歲。我想離婚,可是又擔心女兒大一點問我爸爸去哪兒了,我該怎么回答?從他出去躲債那天,我就和他提離婚,他不答應,最近一次答應了,說等他回來把離婚協議簽了,手續辦了,他說好的,過幾天回來。可是現在他又不提這事了。每次和我聯系,就是要錢。一直想著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貌似我給不了她了。你說我該怎么辦?還要為了孩子把婚姻維持下去嗎?”
我給她建議:盡快離婚,徹底和他切割。從你的描述來看,你老公屬于病態性賭博患者,是很難改變的。賭癮和毒癮一樣,很少有人能戒得掉,你心軟就是把自己的一輩子賠進去,要知道癡迷賭博的人很難克制自己,他們下了牌桌,也會后悔也會痛哭流涕,但是一回牌桌,什么都會忘記,,輸得傾家蕩產。偶爾的一兩次賭博還能改變,但嗜賭成癮的人很難改變,孩子在一個充滿不安全感的家庭長大,即便家庭完整,心理照樣不健康。賭博的債務是不正當的債務,如果是賭博欠的債務你就不要還,實在不行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讓公安機關介入會好點。
在這里,我對病態性賭博癥做些介紹,以對更多深陷賭博泥潭不能自拔的人以啟示。
病態性賭博就是俗語所謂的“賭博上癮”,是賭客對自己的賭博行為已經失去控制,與其它癮僻一樣,一旦染上,就會漸漸失去自制能力。這一種演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贏錢階段。有病態性賭博傾向的人,開始時跟大部份人一樣,賭博只是為娛樂或是出于好奇的心理。不過普通人贏了錢,就只會當是自己好運,高興一時,就會收手,有病態性賭博傾向的人來說,這種滿足感會異常強烈,一有機會,就想再捕捉那剎那間的刺激。久而久之,這種強烈的渴望反而會成為理智思考的障礙。賭博的刺激,以小博大的心理及別人的贊美,都會令他們不自覺地增加賭博的行為,他們也會認為自己賭術高明,幻想自己能夠一朝發達。2、追逐階段。越想越覺得不值,贏了就加大注碼,希望把以前輸掉的錢贏回來;輸了就更加覺得不忿,認為“有賭未為輸”,只要有賭本,就終有一天會扭轉乾坤。這時心情煩燥,家庭關系及工作表現都大受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人還未能醒覺,以為只要有錢就能解決問題。甚至不惜用非法的手段去獲得金錢。3、危機階段。債主臨門,家庭面臨破裂,有些更會因違法而受檢控。在絕望當中,有些人還會以最后的精力及金錢,孤注一擲。結果走投無路,情緒變得極度抑郁,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或行為。
對于病態性賭博癥,關鍵要及早給予心理干預。一是及早治療。賭徒要認識到賭癮是行為失控的心理疾病,必須痛下決心洗手不干。陷入賭場難以自拔者,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去看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對確實不能約束自己行為的賭徒,應給予藥物來控制沖動行為。二是改變環境。家庭、單位、社會對賭徒應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設法不讓其本人與其他賭博者相接觸,并引導他們經常參加有益心身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使其賭博心理逐漸得到淡化,從而緩解和根治病理性賭博癥。賭癮是一種不能強行控制的病態,要求戒賭不能強迫“一步到位”,可采取逐步減少賭注金額和賭博時間的辦法,循序漸進戒賭;其次,對嗜賭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關懷,不要吝嗇家庭的溫暖和身體力行的鼓勵,親人言語之間切忌埋怨或惡語相向,否則可能導致其“破罐破摔”;再次,應鼓勵嗜賭者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遠離賭博的外部環境;最后,鼓勵和支持賭客創業干實事,這種支持不應只是金錢上的幫助,更多應是技術上、信息上的扶持以及情感上的寄托。
病態性賭博會造成很多很多社會問題,如離婚、自殺、對子女的疏忽、嚴重債務等,有研究指出,每一個病態嗜賭者身邊,至少有十至十七個受害者,其傷害甚至可延及三代,上一代是父母,這一代是自己和配偶及兄弟姊姊,下一代是兒女。嗜賭所帶來的傷害不只在于金錢上的損失,受害者在心靈、情緒以致身體健康上所遭的傷害實非用金錢可以衡量,所以我們一定要遠離賭博,你自認為再高明的技術都在人家圈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