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據《小敏家》原著小說創作,圖片源于《小敏家》電視劇。
劉小敏和金波的婚姻,是一出悲劇,最大的受害者,是兒子金家駿。
《小敏家》電視劇版里,金波酗酒還家暴,劉小敏和他沒有共同語言,多次提離婚無奈雙方家長都不同意,只得將就著過日子。
年輕時的劉小敏,干凈,清純,漂亮,讓很多女孩子嫉妒;于是當劉小敏婚后被質疑“出軌”,很多臟水便都朝她潑了過來。
劉小敏和一位姓蘇的男老師寫信交流詩歌,蘇老師的妻子知道后,把兩人堵在了職工宿舍里,劉小敏百口莫辯,只得離開家鄉,遠離了那個是非之地。
劉小敏堅持說自己和蘇老師是清白的,沒有過分的舉動,只是單純地聊詩詞,可周圍的人卻不那么想,就連劉小敏的母親和兒子,也都認定了是劉小敏出軌。
劉小敏可以一走了之,金家駿卻承受了骯臟的罵名。
“劉小敏,花蝴蝶,小白鞋,親小嘴……”金家駿是聽著這種恥辱的“童瑤”長大的,因為劉小敏的“過錯”,金家駿被欺負了很多年。
所以金家駿對劉小敏有怨氣,即便金波再無賴,金家駿也更親近爸爸,他對劉小敏的疏遠,藏著一個孩子最敏感的心事。
而在《小敏家》原著里,劉小敏并沒有和已婚男老師寫信,反而是金波出軌了女同事,劉小敏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
金波父親曾是廠長,金家在當地頗有人脈,金波爭取到了兒子金家駿的撫養權,劉小敏連看望兒子的機會都沒有。
金家駿從小跟隨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對媽媽的印象很模糊,母子關系一度很疏遠,金家駿反而更愛“劣跡斑斑”的爸爸。
《小敏家》原著里,金波對金家駿的4次利用,暴露了金波的自私和金家駿的“愚孝”,而金家駿對父親的百依百順里,藏著扎心的家庭真相。
1、金波利用金家駿追求劉小敏
《小敏家》原著里,金波“放”金家駿到北京找劉小敏,一是因為金家沒落,工廠倒閉后,金波成了失業人員,家里條件一落千丈。
而在北京當副主任醫師的劉小敏,事業上卻混得風生水起,不僅在業內口碑極佳,還在北京買了房,早就不是那個因為家里窮而無法婚姻自由的小姑娘了。
金波讓金家駿來北京讀高三,是為了讓劉小敏養兒子,因為他已經捉襟見肘,連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了。
金波的第二個目的,是讓金家駿暗中觀察劉小敏的生活,然后找合適的時機,撮合劉小敏和金波復婚。
金家駿得知劉小敏有了新的男朋友陳卓,還懷了孩子,情緒上并沒有波動,只是覺得自己留在北京礙事,主動提出了回老家學習備戰高考。
《小敏家》原著里寫道:
“他覺得老媽的生活他融不進去。未來,沒有他的位置。老家,老爸、奶奶那,雖然是狗窩,藏污納垢,齷齷齪齪,多少還有些歸屬感。”
金家駿沒有把劉小敏戀愛的事告訴金波,他覺得劉小敏和金波已經離了婚,雙方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金家駿回了老家,金波從兒子口中套出了劉小敏的工作地點,特意來北京打工,“順便”追求前妻。
金波對劉小敏死纏爛打,還跑去劉小敏工作的醫院鬧事,直到陳卓出面,金波才對劉小敏死了心。
2、金波以兒子的名義分割劉小敏的房產
《小敏家》原著提到,金波得知劉小敏懷孕后,放棄了對劉小敏這個女人的追求,但他又把目標盯準了劉小敏的財產。
金波以金家駿的名義,要求劉小敏產子之前做好財產分配,否則劉小敏“厚此薄彼”,偏心小兒女,金波擔心金家駿會被無情拋棄。
實際上,金波貪慕劉小敏的房產,并非為了兒子,而是為了自己。
當年他千方百計爭取到了兒子的撫養權,眼看著兒子成年,大學畢業后要娶妻生子,而金波卻敗光了家底,根本沒有給兒子購置婚房,準備彩禮的能力。
金波只能厚顏無恥地從劉小敏身上找補,劉小敏生氣地表示,自己早就給兒子做好了打算,不會因為二胎就忽視了金家駿。
金波堅持說自己是要為兒子討個公道,氣得前丈母娘王素敏把金波轟了出去。
金波有多舍得不得劉小敏的房子?
金家駿大學畢業后,金波有了新女朋友小崔,兩人還住在劉小敏的房子里,小崔懷孕待產,金波還賴著不走,眼看著就要在劉小敏家里“添丁”。
還是小崔懂事,鼓勵金波回老家發展,說不能一直在別人家里蹭住,更不能耽誤金家駿的前途。
金波這才放過了劉小敏。
3、金波用金家駿威脅陳卓
《小敏家》原著提到,金家駿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金波在北京打工,金波眼高手低,個人能力不足,頻繁換工作,什么都干不長久。
明明囊中羞澀,金波還戒不了喝酒吃肉的習慣,連租房的錢都沒有,還得到前小姨子劉小捷家里借住,雖說前丈母娘也在,但一個大老爺們,總住在小姨子家里,總歸是不合適的。
直到劉小捷生孩子,以喂奶不方便為由,才勸走了金波。
為了讓金波有錢繼續享受生活,金家駿不得不打工賺錢,租房養活金波,即便如此,金家駿也從未勸過金波離開北京。
陳卓走上創業道路后,投資人嫌棄他四十多歲年齡太大,更看重年輕的創業者,陳卓便把金家駿推到了前臺,自己做幕后。
金家駿聰明懂事,學習能力強,很快就把工作流程掌握了,“父子”兩人合作,配合得默契得當,陳卓對金家駿很是欣賞。
金家駿也很認可陳卓的辦事能力和人品性格,陳卓方方面面都比金波更好,金家駿“可恥”地想過陳卓要是自己的親爸該有多好。
金家駿在陳卓的公司,得到了不菲的薪水,金波知道后,催金家駿找陳卓求情,把他也安排進去。
金家駿不肯,金波就自己找到了陳卓,軟硬兼施,逼陳卓給他安排工作,如果陳卓不答應,金波就要把陳卓“掛羊頭賣狗肉”,用金家駿做幌子斂財的事說出去。
陳卓礙于面子,為了維護金家駿和劉小敏,只得給了金波一個“副總”的閑職,陳卓是在諷刺金波,金波卻洋洋得意,滿世界炫耀。
金家駿為此尷尬不已,金波不顧兒子的自尊心,一再給他抹黑,金家駿卻做不到怨恨金波。
4、金波支持金家駿和陳佳佳戀愛
陳佳佳是陳卓的女兒,金家駿和陳佳佳戀愛,劉小敏強烈反對,兩家關系本就混亂,她不希望下一代繼續“繞毛線”。
而金波卻雙手贊成,支持金家駿追求陳佳佳。
因為陳佳佳的親媽李萍,改嫁了富豪,而陳卓名下也有公司,陳佳佳可以說是妥妥的富家女,搞定了陳佳佳,就是霸占了陳卓和李萍的財富。
金波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
金家駿和陳佳佳的感情,是非常純粹的,金家駿說即使陳佳佳家里破產,也照樣喜歡她,金波卻因為陳佳佳送了他一塊手表,很痛快就同意了兩人交往。
金波厚著臉皮對陳佳佳說:“我們男方,該出房出房。”
金波出的,是劉小敏的房。
雖然金波在金家駿和陳佳佳的戀愛問題上,有自己的算計,但他的開明,給了金家駿很大的信心,反而是劉小敏那邊,金家駿遲遲不敢開口。
金家駿的“愚孝”
金波淪落到了社會底層,愛貪小便宜,無能又無賴;而劉小敏事業有成,知書達禮,性情溫和,金家駿為何與金波更親近?
劉小敏和金家駿母子長期分離,是最主要的原因,金家駿從小就把金家當自己的家,而劉小敏雖然在北京買了房,金家駿卻始終覺得疏遠。
《小敏家》原著里提到,母子兩人好不容易見面,生活在了一起,金家駿又發現劉小敏交往了新的對象,還懷了孩子,這讓金家駿放棄了融入劉小敏的新家,因為他注定要游離在那一家三口之外。
金波沒什么能耐,可他沒有過早再婚,金家駿的心理,《小敏家》原著里這樣寫道:
“打一開始家駿就明白,他必須跟老爸站在一起,因為他姓金,是金波的兒子,血濃于水,更因為在這個城市里,爸爸是他堅實的依靠,他也是爸爸的依靠和希望。老媽有了新家庭,他只能分到她一點點的愛。但老爸的愛,卻是囫圇個的。只屬于他。從道義上,他也不能不站在弱者一邊。”
金波有很多缺點,但他樂觀開朗,對兒子的教育持放任自流的態度;而外婆和小姨則會給金家駿灌輸“你媽不容易”的思想,讓金家駿多有反感。
金家駿在金波面前,更加自在。
劉小敏賣房要送金家駿出國讀書,金家駿卻拒絕,就連高中的學費,金家駿也要還給劉小敏,他不想欠劉小敏的,他說:“媽,學費我會還給你。”
而在金波面前,金家駿說的則是:“爸,我不會丟下你不管的,我給你養老。”
孰遠孰近,一句話就能得到答案。
金波再爛,金家駿也不把他當成真正的包袱,而是“幸福的包袱”;劉小敏再好,金家駿也本能地客氣,疏離。
這是金家駿的痛處,也是劉小敏的可悲之處,再多的金錢,也彌補不了孩子成長缺失的母愛。
有些陪伴,錯過了注定再難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