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五、在京都里尋唐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看大唐在日本,看日本在臺灣。

大唐盛世,是我們今人無數次在向往、追尋和引以為豪的時代。

然而朱溫一把烈火,焚盡了大明宮,焚盡了漢唐風骨,百年分崩戰亂,再不復當年盛景。

日本人從大唐學走了漢字、文化、建筑、服飾、茶藝、刺繡……并保留至今,而我們只能在書卷和博物館中顧想當年。

都說日本是中國人最希望發展成的樣子。到了日本后,果然有這種感觸,然而那300年的屈辱,摧殘了整個民族的禮儀教化,我們要重頭來過,不知經幾何年。


京都同為日本關西的城市,人口不多,地方不大,但外國游客非常多,隨處能見到西方老外,他們對這種東方特有的文化非常感興趣,經常在“made in china”的禮品店里駐足不前。

身為一個“制造”大國的國民此時感到很無聊,品質差得不想買,品質好的買不起,而且大部分東西都能在淘寶上搜到,什么紀念品都沒買就回來了。


到京都的第一天已經是中午了,日本民宿的入住時間都很晚,我們只能先存行李再逛。攻略上都說京都站存行李很方便,我只想說,方便你妹啊!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找自助行李柜,不是被用了就是只剩下小箱子,最后在一層右側一個滿是行李柜的大房間,才找到合適的,存掉了兩個24號的行李,但還有個28號的行李箱沒法解決。最后在負一層電梯旁,有個存行李的地方,不管行李大小都500日元一個,即方便又比行李柜便宜。

京都站與ISten(伊勢丹)商場連著,我們在樓上找到了一個“拉面小路”,里面有好多家拉面館,我們隨便選了一家,吃完后對面有家甜點店,又去吃了抹茶冰淇淋。

酒足飯飽后,既然是商場,那就逛逛吧!

原定的京都計劃是:上午9點到京都,存完行李去二三坂租和服,換衣服、化妝,然后逛清水寺和八坂神社,有時間再去趟皇居,第二天上午去稻荷。

然而,呵呵,都隨緣吧!


這次逛還是很有收獲,買到不少東西,不用再到東京去找了。在商城里我們臨時決定,先去稻荷千本鳥居看夕陽。

這個決策簡直無比的明智!

稻荷下午的游客略少一些,大部分人都擠在大門和山腳,我們一路沿著山路往上走,山路很長,但不高,越走人越少,風景也越美,非常適合拍照。

因為怕時間來不及,我們沒能爬到山頂,看了夕陽就下山了,下山的路我們也沒有按照原路走,倒是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風景,非常有趣。

注意,在京都站坐車去稻荷時,不要坐最快的,因為不停,我們愉快地上了最快的,然后眼睜睜地看著對面的普通車發走后,聽到車廂里用純正的中文播報:“本次列車不經停稻荷……”真是一路上都在交通上踩坑!

稻荷山

白天的行程很完美,晚上的民居也很棒!

公寓樓外面不太起眼,房東貼心的發了郵件,有照片方便我們找。公寓樓下有信箱,按照密碼左右轉密碼扭,可以打開信箱拿鑰匙,然后開了公寓大門就可以進入大樓坐電梯了(好高級)!

公寓的主臥是大拉門、榻榻米的和式房間,三床墊子三床被,非常舒適,一覺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非常非常的冷,而且還下雨。

我們先到京都站存行李(京都只住一晚),發現排隊坐巴士去清水寺的人非常多,于是我們另避蹊徑,坐地鐵到五條后再轉巴士,同樣可以到,方便快捷,而且不需要排隊。

又濕又冷的天氣是我最討厭的,把能穿的厚衣服都套上的我仍然喊冷,她們倆對此表示不解。于是也沒太多心情拍照和參觀了。

八坂神社逛得很潦草,當然它本身長得也很潦草,然后沿著二年坂、三年坂走到了清水寺。整個景區都是仿古式建筑,中間是石板小路,非常適合穿著和服拍照,但因為下雨,我們放棄了租和服。


路邊的小店里陳設得很漂亮,但是細看還是做得很粗糙,跟中國景區里那些到處都是義烏小商品的架勢沒什么區別,很有可能就是中國制造的,沒什么興趣。

期間我們倒是發現了一家hello kety主題餐廳,在里面用了甜點,很可愛,但味道過甜,略貴。

清水寺果然是最讓人失望的景點,而且還在維修,總之這些寺啊、社啊都有中國建筑的痕跡,沒什么特別的。

拍照打卡,走人。


回京都站的巴士我們又坑了,在附近的站下了車,走到了京都站。

然而這條路卻讓我們逛了一家蠻大的免稅店,又買了些想要的東西,歪打正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