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無心睡眠,索性放下手機,出去溜達。
大概是因為世界杯項目的原因,日夜顛倒慣了,夜晚反而格外精神,生物鐘已經調成了俄羅斯時間。
從4月規劃至今,從進入智能生產平臺項目組,也已經3個月了,從頭到現在,也沒好好休息過,整個人像是張滿的弓,而現在,終于快結束了。7.15號,決賽。從每天3-4場比賽,到隔一段時間2場比賽,終于有了些許空隙。
有了時間,就會瞎想些東西,比如得失、目標、理想。
先說得失,言及得失,會覺得過于世故,但又有多少人可以通透到放下自身得失呢?在做項目之前,并沒有想太多,便一股腦子的投入,過程中,由于太忙,也沒心思多想,反倒是閑下來了,反倒是無端端便想到了這里。
先說得失,近在眼前,容易剖析
得:
1、得信心——從開賽至今,已獲得9000萬播放量,1億指日可俟,背后,僅僅是10個編輯,毋庸置疑,這是我們公司的產品,第一次得到如此廣泛的影響力。于個人而言,也是第一次,從實際的層面,開始真正的believe自家公司的產品。終于發現,原來我們可以為這樣一群人,創造出這樣的價值。雖然前路未明,但心態已發生了天翻地覆。
2、得經驗——進入智能生產平臺的項目組之后,得以和大鵬、云遠、敏姐、喬陽、嘉仁等等產品共事,每個人的特色和方法論都有不同,但確乎學到了很多(雖然系統的東西還有待總結),不再像之前那樣,覺得自己在孤軍奮戰。而且在大鵬不在的時間里面,很多事情不得不硬的頭皮上,但確乎發現,其實自己也是能hold住一些事情。
3、得伙伴——不得不說,之前跟著老吳的時候,可能一直未能和除了老吳之外的其他人獲得一種共事的感覺,原因大概還是在于自身。所以非常感激大鵬在最初的時候能夠花費如此多的心力去把我拉入項目中,前前后后介紹項目背景,共同商討策劃。也非常幸運地能夠歸屬于敏姐下,在喬陽團隊下能夠有一個共同探討,互相backup的氛圍。此外,還感謝整個智能生產平臺的項目組,因為有這樣的項目,才得以和那么多同事,有了溝通的機會。
失:
1、失健康:首先是睡眠,黑白顛倒,每到12點就亢奮。。。這也是為什么我現在在碼字的原因,其次是長期不運動帶來的消極、悲觀的感受,還是需要動起來。其次是由于夜宵、不良的作息帶來的其他問題,感覺自己越來越虛了。。。
2、失平衡:其實不算是失,只不過有些介意。介意的點很多——比如大鵬在最緊要的關頭去了西藏,但是回來之后其實也沒馬上能融入進來,依然還是那么累,為什么?蹦蹦中途甩事,為什么我要幫她接著?這么些天,加班加點,到底是為了什么,公司要怎么表示?憑什么各種人都可以無端地找我來做些事情,今天數據來找,明天商務來找,這些雜事破事什么時候可以有個消停?。。。最主要的其實是因為,我沒有體會到明顯的成就感,我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幫那么多人背了禍,接了底,花了那么多時間在工作上,最后能獲得什么?
以上得失之念都是在在工作層面的,整體來看,待進度的點也很明顯:
1、對自己產品的投入程度有待提升,這樣就不是每次被動的從常老板、第三方那里拿需求,而是自主去驅動產品優化了。
2、不要害怕,很多時候礙于面子和開發的壓力,不愿意主動去push其他人優化產品,但實際上,作為一個產品,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
3、有效地處理生產關系——向上管理,有效地獲得老板的需求,減少不必要的需求;目標管理,有效的驅動開發們達到預定的目標;都是學問。。
說完得失,再說目標。
整個過程中,得失感實際上和目標感息息相關,在進入這個項目之前,未能預設目標,只不過是抱著盡人事的想法來做,自然就沒有核心目標是否達成的衡量標準,最后也就能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計較了。
從珍愛準備辭職的時候,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只是懷著一些明確的“念”和衡量標準來到這里:①我希望在未來10年,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產品專家(念頭);②希望進入BAT(念頭);③個人的ROI(產出/時間)希望能比當時高(衡量標準),最好能進一個創業公司,從創業之初陪伴其成長,在最后能獲得較高的個人回報;④在珍愛,繼續做社交創新方向可能并沒有多大的發展(恐慌);⑤深圳房價太高了,個人需要承擔太多(念頭)。
第①、②、⑤個念頭,未能完全實現,目前仍在掛念,但未必不可期。但念頭本身還是過于寬泛,未能有個明確的目標,所以才屢屢動起換公司的想法。但即使換了,未嘗不會有現在的問題呢?依然還是會同現在一樣,在做了很多事情,花了很多時間之后,心里裝著不平衡,缺乏歸屬感。
還是明確一下目標吧——①成為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AI領域的產品經理,能夠為至少為1億人創造價值;②成為一個獨特的人,有一群可以交心,從彼此身上獲取力量的朋友。
(看起來距離還是很遠~??)
理想,這是后話了,其實剛才說的目標,未必不是理想,但總覺得還可以有更多的東西。只不過我目前還沒想到罷了~
酒意上頭~先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