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寫信丨以書為載體,以信的形式進行心靈溝通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寫信已經漸漸的從我們生活中淡忘。寫信已經成為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我自己寫信的數量數量也極少極少,只記得上一封信是去年寫的,上上封信就已然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寫的了,倒是去外地會給好友寄明信片的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著。

如果倒退四五十年的話,電話和網絡沒有像現在這么普及,遠方的親朋好友之間的主要溝通方式還是書信。古往今來,書信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曾國藩家書》收錄了曾國藩近1500封的家書,透過這些家書,反映了曾國藩具有極高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傅雷家書》也是一本書信集,收錄了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和兒媳的書信。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的女主人翁在臨終前寫下一封長信,傳遞了一份動人凄美的愛情故事。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里,少平和曉霞也經常以書信的形式交流思想和情感。

書信集《查令十字街84號》被稱為“愛書人的圣經”,我很贊成這種說法。在這本書信集里,一位“一窮二白”的美國女作家海蓮·漢芙偶然的機會在雜志《星期六文學評論》上看到一家位于英國專營絕版書和古書的馬克斯與科恩書店,于是她嘗試給這家書店寫信,想購買一些在其他地方買不到的書,但每本書又不能超過5美元。結果這家書店的經理弗蘭克很快就回信,并給海蓮寄出了幾本書。隨著兩人的不斷通信,兩人慢慢的熟悉起來,最開始二人之間的稱呼是“先生”“小姐”,到后來想好朋友那樣直呼姓名。就這樣,海蓮和弗蘭克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通過弗蘭克,海蓮認識了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的其他店員和弗蘭克的家人,當然這本書信集里也會有少量與其他店員和弗蘭克家人的通信。二人之間最開始的書信內容也就是買賣海蓮所鐘愛的文國文學,也有關于家長里短的內容。戰后的英國物資極度缺乏,物資都是實行配給制,海蓮會經常雞蛋、火腿以及絲襪等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給弗拉克及其他的店員。雖然都是些小事,但文字卻很溫馨。

書中有兩段文字這樣寫道:我打心里頭認為這實在是一樁挺不劃算的圣誕禮物交換。我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頂多一個星期就吃光抹凈,根本休想指望還能留著過年;而你們送給我的禮物,卻能和我朝夕相處,至死方休;我甚至還能將它遺愛人間而含笑以終。//隨信附上幾張全家福照片。本想寄些拍得更好的,但是比較好一點的都被親戚要走了。你一定也發現了吧,希拉和瑪莉竟然長的那么像。

海蓮和弗蘭克進行了長達20年的書信來往,他們雖然從未謀面,但卻惺惺相惜。他們之間的這種情感以及超越了普通朋友,甚至超越戀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心靈上的溝通。書中文字很簡單,卻溫暖人心。雖然海蓮說過好幾次要去英國拜訪弗蘭克,弗蘭克也在英國為海蓮準備好了住的地方,但因為或這或那的原因,海蓮最終在弗蘭克去世之前都沒去過英國。這不能不叫人嘆息。

在海蓮寫給凱瑟琳的最后一封信中這樣寫道:賣這些好書的那個好心人已在幾個月前去世了,書店老板馬克斯先生也已經不再人間了。但是,書店還在那兒,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查令十字街84號》已經超越書信內容本身,已經上升到了愛書人之間的靈魂上的溝通。一本書,一個書店,一段唯美的故事,讓人意味深長,回味無窮。特別喜歡這句話: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