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在看一些技術書,但是會遇到以下情況:
看的時候感悟多多,看完了大腦空空;
聽別人分析問題時才記得這個知識點書上講過,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卻想不起。
針對以上情況,學習了一套看書方法,那就是帶著四個問題去看書,目的是搭建新舊知識的橋梁,讓自己的知識體系化。
而這四個問題就是:
1、我具備了哪些相關知識?
2、我學到了哪些知識?對原知識有什么補充或挑戰?
3、哪些未知且可以簡單探索?
4、哪些未知且需長期探索?
今天在讀書時進行了一次實踐。這次讀書的章節為《用戶故事與團隊代辦項》。讀完發現自己對于用戶故事的理解更全面了,不再是簡單的如何劃分故事。
深入地理解到,用戶故事其實是價值流中承載客戶需求的基本工件。這樣,特性和故事不再是兩個概念,而是不同階段的需求載體。
用戶故事需要經過計劃,細化,實現,測試和驗收幾個過程。我們對質量的控制可以從這幾個環節進行布局。這是近期可以嘗試做的。
而用戶故事編寫時要站在用戶角度考慮業務價值確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并不斷總結提升的知識點。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