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來到工作室,泡好茶,打開電腦,然后你會做什么?
我想,大家通常會打開記事本看看上面的記錄,找找今天有哪些要事必須去做。
然后,一天的辛勤工作開始了……
記事本上通常記錄四列:1、序號、2、要事、3、行動、4、結果
序號這一列的數字表示有多少件事情要做。要事這一列記錄著所做事情內容、目標、要點。行動則記錄著已經采取的行動。結果表示完成情況,效果如何?完成了可以打個紅色的勾,就不用再理它了。
通過這種記筆記的方式,我們可以清楚地計劃和安排自己的工作,提高辦事效率。同時,也記錄了事情的過程,方便日后回過頭來寫總結。
這是我從有關時間管理的書本上學到的。
但是,今天我想對你說的是“斷舍離”。
即用斷舍離的機制整理辦公室,使自己處于一種輕松、高效的狀態,就像筆記本上的清單一樣清清爽爽、有效。
《斷舍離》是一位日本作者寫的,主旨是講通過收拾物品來整理心情、了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表面上看是收拾破爛兒,實際上是整理自己的心情、工作和生活。
因為,把一些物品整理掉了,就把一些與物品相關的“事兒”整理掉了,因為這些“事兒”會在你的頭腦里時不時地影響你。
比如,你桌子上擺放著一套英語學習資料,你應該問問自己“我目前會不會使用這套資料來學習英語?”。如果你不想學習英語,沒有行動,那么就該把它們扔掉,盡管它們是有用的。因為你不用,那么它們就沒有必要出現在你的桌子上。
這些英語學習資料擺在桌上,只會給你一種自我暗示“我的英語很差,需要找個時間學習”。這是一個充滿負能量的心理暗示,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每次看到它們,就會對你說一次“英語很差,需要找個時間學習”。
這個與英語學習資料相關的事兒,就是時不時影響你的負能量。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如果你不使用它們,就把他們扔掉。如果你使用它們,你的英語就會提高,負能量的暗示就會變成正能量的暗示。你的英語學習會隨著使用這套資料變得自信,你的英語也會變好,一切就朝著美好一面發展。――這就是斷舍離背后的真正意義,通過整理物品發現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讓自己變得更好。看似整理物品,其實是發掘自己。
所以,我們要學會整理自己的辦公室物品。讓桌面變得整潔、簡單。讓出現在視線范圍內的每一件物品都是自己現在正在使用的。這樣,我們就會非常清楚自己當下正在做的事情。
如此,
我們的工作生活變得簡單、輕松了,因為做減法,清理了很多負能量的心事兒。
重新清理、規劃了自己當下要做的要事情,正能量的事兒條理清楚了,效率提高了。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產,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讓目標更清楚,行動更高效,心情更美好。
你也可以試一試。
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