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自己來說,已算是創收之年。寫了上百篇的10萬+的爆文,無論是變現還是漲粉都實現了預期的目標。可這一路有多艱辛坎坷,只有自己清楚。如今再回首看去,爆文帶來的流量和收益已如云煙,倒是伏案的燈火通明印象更為深刻。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吧。因組內成員的業務調整,本該幾人共同運營供稿的大號,一下子全落到了我的肩上,從選題到內容編寫,再到排版發布都是我一個人在做。這個壓力是很沉重的,上有KPI考核,下有百萬用戶的關注,我每每下筆就心有余悸,十分惶恐。
一周發3-5篇原創,而推送那天因為排版、校對、選留言、互動一堆事,沒有時間去寫文章,相當于我每天都要產出一篇高質量原創文章,而且每周至少要寫1篇10萬+的文章。
從選題到編寫這個過程是要花很長時間的,所有采編、整理素材都是自己利用瑣碎時間跟加班來完成。微信里關注了幾百個公眾號,下載了所有能下載的新聞客戶端。每天早起就開始大量做信息采集工作,然后再確立選題寫文章。被迫輸入了大量信息,上到國家政策,下到娛樂八卦,公眾號刷到手軟,新聞看到想吐,過的文章比吃的飯還多......
然而寫作期間會遇到很多問題,會有人突然讓你寫其他文案,或者開會、參加活動打斷你的思路和節奏。也就那時,我有了寫稿打橫線的習慣,每次被打斷時,我就加個橫線,草草留下思路,這能讓我再次編寫時可以續上之前的節奏。因為種種寫作之外的事耽誤了真正寫作的時間,我往往在回去的路上也要打開手機端繼續去寫。寫不完就回去加班,這都是很正常的事。
另外,取標題也是很大的挑戰。以前在組內,我是最不會取標題的人,后來我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頭號“標題黨”,每次大家取不出標題時就來找我討教,標題有爭議時也來讓我定論。成為“權威”的背后亦是慘無人道的付出。從抗拒取標題,到認真對待標題,再到研究和精通標題,其實每一步都走的很難。
為了徹底解決取標題的能力,我學習了大量的取標題的知識和技巧。但這遠遠還夠,因為全都是理論,需要被驗證。為此我專門拿自己的一個私有媒體號做測試,不斷發文章測試各種標題效果。除此之外,我把公眾號幾年的數據全都導出來,然后再把高閱讀量的標題重點收集分類學習。這樣瑣事的事,一連做了幾個月。
努力必有收獲,公眾號的運營結果倒還差強人意。完成了每周至少1篇10萬+的文章的目標,自己如今也可以獨挑大梁了。
前三個月的過程是極其痛苦的。當自己完全適應這個節奏時,能力也提升后,時間也慢慢變的充裕起來。
為了進一步擴大成長帶來的收益,我便把以前丟下的新媒體號重新撿起來,每天利用業余時間更新文章。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后,媒體號的寫作基本不會很耗時間,把基本的算法,和爆文邏輯研究透后,一連寫出幾篇30萬以上的爆文,那幾個月的收益瞬間提高了幾十倍。
雖然很早就走上了寫作變現的路,可自己也沒有正視過,純粹就是業余時間寫著玩。當我把各平臺的稿費提現后,突然明白一個很樸素的道理:寫作變現,只要能力夠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當然,我并不滿足于此,對我而言,更希望自己能寫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了工作我沒得選,但是為了自己,我有無數選擇,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后來我便放棄了手里的一堆媒體號,我開始在簡書寫文章。
自己的一些寫作理解和干貨文章在簡書上得到了不少支持,讓我獲得了些關注。成為推薦作者那天,我感覺自己的機會到了,我開始高頻率寫文章。這段時間,整個人其實已經邁入了“不是在寫作,就是在寫作的路上”的節奏。很瘋狂,很興奮,也更快樂。我經常半夜還在跟讀者討論寫作的事,雖然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但我從來沒有后悔過。
經過不斷的更新文章,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寫了幾十篇文章,粉絲也漲的很快。粉絲破千那天,我深深感嘆,原來自己可以做的還有很多,我還要接著發光發亮,要讓自己的筆和文字帶我去更遠的地方。
整個期間,也一直在鼓勵所有寫作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真正發現寫作的意義。我相信會有更多人通過寫作實現自己的價值,看到寫作給自己的生活照進一束光。在這之前,我們需要有勇氣,有毅力去堅持下去。成長之路,每一步都會很艱辛,誰都一樣。
如果這一年你也有很多感觸,歡迎分享你也來分享你的故事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