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三就是三三
01
傍晚,站在小區門口等人。
一位陌生阿姨路過時突然駐足詢問:“快生了吧?”
看著肚子上凸起的大包,笑著回答:“嗯,快了,還有不到一個月。”
這位阿姨又瞅了一眼大包,問道:“是男孩吧?”
一愣,答道:“不知道呢,沒有去查。”
阿姨自顧自地點點頭,篤定地留下一句“肯定是男孩,這肚子好尖”,隨后揚長而去,留我一人在原地一臉呆愣。
自從懷孕后顯懷以來,這類的場景出現過不下幾次。身邊的同事、小伙伴,小區里的大叔大媽看到我,總會熱絡地討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大部分情況下,不知是出于真有“經驗依據”或者“科考依據”,亦或是純屬認為大部分人都喜歡男孩的社交禮節,絕大多數人的結論都是“寶寶肯定是男孩”。
如果你想說:“生男生女不是都一樣嗎?糾結那么多做什么呢?”那你就錯了,糾結的人可不少。
02
在爸媽那個年代,大部分家庭都喜歡男孩,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國傳統的“男人方能傳宗接代”的思想,二是那個年代,男性就意味著生產力,而女性往往是家里多出的一份口糧,因此也有了“賠錢貨”這樣的說法。沒有深入考究,不知道在別的地方這種“生男孩方為光宗耀祖”的想法是否異常突出,但在我的家鄉,閩南的一座小城里,這種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是根深蒂固。
媽媽在街里街坊眼里,是個“不爭氣”的女子,因為從媽媽肚子里蹦跶出來的三個都是女娃。聽媽媽說,小時候,大家住的不是現在的商品房住宅,而是家家戶戶緊挨的小院。因為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她和三個嗷嗷待哺的閨女,所以常常遭人欺負,鄰居的大媽甚至還會往我家院子潑水。或許是當時埋下的“自卑感”,又或許是出于強大的母愛,媽媽的性格直至今日還有點得理不饒人的強勢傾向,深怕有一丁點落于人后,再讓人看不起。
其實,豈止是街里街坊對只會生女孩的女人另眼相待呢,就連從小到大疼愛三個女兒到骨子里的爸爸也曾失落過。聽小姨說,我快出世的那會兒,作為老幺,大家都覺得這回總該是男孩了吧,遠在深圳的爸爸亦是興高采烈地帶著大包小包的補品趕回家,準備迎接“金疙瘩”的誕生,打算大擺一桌,慶賀慶賀。可結果我偏偏還是一個不帶把兒的,又一次讓親戚好友們看了笑話。我出生后沒多久,爸爸也悻悻地回深圳去了。雖然現在聽起來,心里依然有點哇涼哇涼的,但是二十幾年來爸爸對我的愛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只是人的觀念,真的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深埋在血液里,無法責備。
或許是家中孩子比較多的危機感使然,從小我便學會了看人臉色,乖巧懂事,身邊的叔叔阿姨大都對我較為偏愛,除了外婆。其實,倒不是外婆不喜歡我,準確來說,是外婆不喜歡除了男孫之外的所有女孫。外婆有四個子女,兩男兩女,膝下有八個女孫和兩個“金寶貝”男孫。在我的記憶里,無論姐姐們和我對外婆有多好,她總是不茍言笑,每回給她留點什么好吃的,她也是默默地收起來,轉手就給了金寶貝們,無論她的金寶貝們對她有多嫌棄。幾回下來,我們也漸漸少了些與外婆間的熱絡。
對于這樣的觀點,我從來無法接受。從小到大,我受到的教育都是“男孩女孩都一樣”“誰說女子不如男”。在學校里、在工作中,女性也并不比男性要弱,憑什么生男孩就要比生女孩“技高一籌”。更不能理解的是,有那么多女人要自己為難女人,瞧不起自己所在的這個性別群體。
03
如今,我們這代人也已長大,到了生兒育女、撫育下一代的年紀。姐姐們很“爭氣”,都生的男孩。媽媽很可愛,給兩個小外孫的乳名一個取為“高高”,一個取為“富富”,滿心期待地希望再添一個外孫,能夠喚為“帥帥”,以湊足“高富帥”的美稱。爸爸雖不言語,但每回我要是說想生個女孩,他就滿臉不高興。都說小孩看孕婦肚子最準了,家人們總喜歡讓大外甥高高看著我的肚子,問“是弟弟還是妹妹”一類的問題,小朋友不知為何總喜歡說是妹妹。有一天下班回家,聽我二姐說,老爸甚至還為此跟高高爭論了一下午,一直試圖讓他改口說是弟弟,著實令人哭笑不得。
即使二十幾年過去了,在家鄉閩南,這種“生男孩好過生女孩”的觀念依舊沒有多大變化。爸媽熱切期盼著下一個男孫的到來,甚至揚言再來個男孩就回閩南發紅雞蛋,一家就發三個紅雞蛋,也揚眉吐氣一把。這話讓孩子他爹聽著在一邊瞎樂呵,仿佛他的男性地位也瞬間拔高了似的。
其實,到了上海之后發現,上海人和閩南人不同,對于男孩還是女孩有另外的一桿秤。
身邊的上海本地人對于生男還是生女并沒有如同閩南人那般“男孩勝過一切”的執念,而是更為現實。如果真要歸結到底偏向男孩還是女孩時,他們可能更為偏向女孩,原因很簡單:男孩是“建設銀行”,生男孩就意味著要給男孩一套房娶媳婦用,這在上海這座房價飛天的城市是多大的經濟壓力;而生女孩就不同了,是“招商銀行”,那可是一筆招商引資、穩賺不賠的買賣。據上海長大的小伙伴說,有些上海父母就是不留任何積蓄,一門心思地讓女兒“美美美”,然后期盼著女兒嫁入豪門,仿佛這才是她人生的主業。
這樣的想法在我看來反而更加容易接受。與其執拗地堅守莫名其妙的傳宗接代的思想,現實點又有何錯?
04
如今,在我的同齡人群體里,對于生男孩還是生女孩又有了不同的評價標準。身邊的大多數女性友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美麗的貼心女寶寶,而男性,似乎更偏向于喜歡男孩。這內在原因,又與上一輩人的思想大相徑庭。
準媽媽們希望是女孩的原因很簡單:女孩貼心,可以打扮得美美的,可以跟媽媽穿姐妹裝,可以把女孩當小公主一般養大,把自己童年時沒享受過的“公主待遇”統統都讓女兒來一遭。還能把自己撩漢的戀愛經驗傳授給女兒,讓她在戀愛婚姻戰場上無往不利,讓更多的男性拜倒在公主的石榴裙下。男孩兒嘛,總歸是調皮的,小時候都臟兮兮的,也不知道該怎么養,能躲就躲吧。甚至有同事說,他媳婦懷孕時查出來是男孩后,直接就坐在B超室門口大哭......
準爸爸們想要男孩的理由也相當充足:男孩經折騰,不管怎么說都沒事,心寬著呢,而且不用操心,多省事兒。女孩就不同了,身為男性深知男性撩妹騙術,自己撩妹也就算了,如果女兒被壞男人撩走了咋整。女兒若晚上稍晚點還沒回家,在媽媽跳腳前,爸爸們估計得先坐立不安了。
有位坐擁龍鳳胎的“人生贏家”男同事聽聞我異常期盼女孩兒,試圖勸我“迷途知返”,舉過這么一個例子:
有一回跟女兒逗著玩,逗著逗著吧,也不知道哪里說重了還是哪里傷到她了,突然一下子女兒就不高興了,小嘴巴一扁找媽媽告狀去了,令身為老爸的他在風中凌亂,無所適從。而小男孩就不會這樣,不管怎么摸爬滾打,怎么說他教育他,就算當時不開心了,過了一會兒就沒事兒了,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省心!
接著,這位同事還打了個頗為形象的比喻:生女兒啊,就像自己辛辛苦苦地培養了一盆美麗的鮮花,后來呢,就讓人連花帶盆地給端走了。
我一想,不對啊,便答道:那生男孩豈不是像自己勞心勞力地栽培了一棵樹,好不容易長成參天大樹了,可以乘涼了,結果被人連根挖走了......
可不就是這樣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日攀升的今天,多少老公不是事事都順著媳婦兒的嗎?在有些家庭中,丈母娘的地位都很快要遠超婆婆了。
對于生男生女,男人有男人的顧慮,女人有女人的考量。當初那個充斥著“生男孩就是王道”或者“生女孩就是賺錢”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雖然每每我跟爸爸說,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生男孩的,他總是固執地不肯相信。
05
再有不到一個月,卸貨的日子就要到了。在工作崗位上再貢獻個一兩周,我也將解甲歸田,專心回家待產。
跟同事笑語:待我生了孩子,若是女孩,一定要在朋友圈上“哈哈哈”大笑三聲,然后PO上女兒的照片,證明不是所有尖肚子都是男孩兒,還是會有奇跡發生的。
同事問:那如果是男孩呢?
收起笑容,我答道:那我將從朋友圈里消失了......
生男孩還是生女孩,真的不一樣,雖然結果如何我都只能欣然接受。
-END-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請關注我或者輕輕地點個?,這將是給予我最大的鼓勵。
歡迎留言,歡迎探討,歡迎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在此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