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接到了遠方朋友小琴的電話。幾句寒暄后,向我傾吐了她的一腔苦水。她說她現在的日子真是苦悶難熬,壓抑的快要窒息了。
她說,她老公自升職后,每天頻于應酬、經常晚歸,手機防她像防賊一樣,在家的時候也只是葛優癱似的抱著手機沉浸其中,感覺毫無意愿與她交流,他們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了。家里的事都靠在她一個人身上,仿佛這個家就是旅店,而他只是匆匆過客。她也曾向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可他只會說什么身不由己,希望她能多支持多理解,卻并不愿改變什么。
孩子又正值叛逆期,每天很少和他們交流,就是拿著手機刷游戲,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而今,父母也上了年紀,身體已大不如前。她哽咽著說這過得是什么日子啊,她感到壓力好大無處傾訴,前途茫茫不知路在何方?好想回到從前,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回到重新選擇的時刻,真是悔教夫婿覓封侯。
2
但世上哪有后悔藥?面對無法破解的現實生活,我們總像個逃兵似地丟盔棄甲躲在記憶的十里桃園,仿佛逝去的那些歲月才是最好的時光,哪怕渾渾噩噩虛度現世時光去追憶去懷念也再所不惜。
可是,穿越回過去的我們當時未必這么想。
記得讀初中時教室后面有個小花園,清晨大家都會在小花園或朗讀或背誦。我仍記得政治課本上有個“黃金歲月”的名詞,說我們正處于人生最美好的黃金歲月,要好好學習惜取少年時。可當時懵懵懂懂并沒覺得那時的日子有多美好,每天除了上課就是背單詞、背課文和寫不完的作業,連個電視劇也不能痛痛快快地一次看個夠,只希望日子長上翅膀自己能快點長大,飛到未來。
熬過中考后的高中生活,正值豆蔻年華,既有情竇初開時朦朦朧朧的心動,又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壓力山大。在雨季的日子里,欲賦新詞強說愁,一半甜蜜一半苦澀,也未感知那時就是人生最好的時光,夢想著有朝一日考上大學,放飛自我。
等到大學時光,一面為自主的生活開心,一面也為繁重的學業和未知的前途焦慮。還記得和閨蜜坐在一個大廈的臺階上,流露著即將奔“2”的些許失落,縱然不舍青春年少,卻也無力挽留。那段十年時光,注定要發生許多關乎個人命運的大事件,如工作、戀愛、婚姻。找工作時的忙亂,戀愛中的分分合合,哪個不讓人的心情高低起浮、欲語還休?那段時光何嘗不是痛并快樂著,何嘗不是既留戀著純真無憂的少女時代,又期盼著未來的安穩時光。
時光荏苒,轉眼又奔“3”,小日子剛有起色,孩子嗷嗷待哺,工作也屬中堅力量,生活中沒有社交、沒有詩與遠方,每天像打了雞血似的一面顧家顧孩子,一面戰斗在工作的前沿陣地,奔波在家與單位的兩點一線。只有在孩子熟睡后才是屬于自己的獨立時間,才會拖著疲憊的身體倒在沙發上,想想這如打仗般地日子何時才能讓人喘口氣,何時才能熬到頭?曾經對生活地向往與期待難道就是如今七零八落的模樣?
可現在想來那時的自己仍然年輕、健康也沒拉響警報,孩子活潑可愛,每個表情和動作都會讓你忍俊不禁,的確也是人生的好時光啊,可當時怎么就感觸不深呢?
隨著時間推移,工作趨于穩定,孩子也漸漸長大,本可以歲月靜好了吧?可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由于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他報了各種自以為有用但他卻不喜歡的興趣班,而他想打的游戲不是禁止就是嚴格規定時間,與孩子的博弈與沖突隨著他的成長在不斷升級,以致于有一天孩子背上書包要離家出走,對自己的煞費苦心完全不買賬,以致于開始懷疑自己所謂的付出真得是孩子需要的嗎?以致于開始反思自己會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嗎?
3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許多痛苦與煎熬注定是別人無法替代的,只有靠自己不斷地碰壁、反思并戰勝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真正脫離苦海,尋得彼岸。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曾經一幕幕的過往與糾結孕育出人生新的領悟:太多的焦慮會遮擋美好,太高的期待會攪亂心安。
遇到困難與坎坷,我們不是想逃回過去,就是想寄托未來,反而冷落了當下時光,殊不知只有正視當下的柳暗,才能擁抱未來的花明。
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跡》中描述了一個吃橘子的故事:一行禪師和朋友吉姆分吃一個橘子,吉姆一邊吃卻一邊在構想未來將要做什么,以致全然忘了他當下正在吃橘子。他掰了一瓣橘子放進嘴里,在還沒開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瓣準備入口,他幾乎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一行禪師只好提醒他“你應該把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這才驚覺自己正在做什么。當時,他好像根本不是在吃橘子,而是吃他未來的計劃。
一行禪師解釋道:一個橘子有很多瓣,如果你懂得好好吃哪怕是一瓣,你大概會懂得好好地吃整個橘子。但是,如果你連其中的一瓣都不會吃,那么你是不懂得吃橘子的。
吉姆嘴里的那瓣橘子何嘗不也是我們當下的時光?
4
在最近一期《圓桌派》中,孟廣美也表達出她對時光的糾結:在20歲時害怕30歲的樣子,結果到了30歲覺得也不錯;可又害怕40歲的樣子,如今40多歲了也覺得尚好,可又擔心50歲后……時光就在她擔心與坦然的輪回中一去不返。
其實,人生的每段時光都是有喜也有悲,有樂也有憂,有繁華也有蒼涼,有奮進也有落寞。
少年時純真卻有維特式煩惱;青年時熱烈卻伴著燥動;中年時或有所成但上有老下有小,婚姻平淡,一不小心日子就會一地雞毛;到了老年,雖已遲暮,可終其一生平安度過也不枉為一種福氣。
如此看來,人生的每段歲月,都應該被燦爛包圍;人生的每段時光,都不應該被辜負。
只要我們懂得過去不可回,未來無可期,管你情不情愿,日子都在滾滾東逝水。我們既回不到過去,又無法預知未來,不如過好當下的日子,才是我們能夠把握的最好時光。也只有專注的過好當下的日子,才有可能實現我們人生的終極幸福。
就如一行禪師吃橘子,橘子要一瓣一瓣地吃,日子也要一天一天地過。吃橘子就專注地吃,不要左顧右盼,心不在焉;人生也是如此,你決定與誰牽手一生,那么就應該不忘初心,不要瞻前顧后,心猿意馬。否則,傷人害己終難圓滿。
5
那么,彷徨苦悶中的小琴該如何把握她當下的時光呢?相信她的苦惱也是許多家庭的現狀,人到中年的尷尬。婚姻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倆個人的相愛與相處。傾聽完小琴的哭訴,我建議她應該立刻停止抱怨、直面現實,并從三方面著手來破解自己的困局:
對老公
即使相愛,也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夫妻之間關系很微妙,抓的太緊,會給對方以無形的壓力,更易讓他心生逃跑的念頭而去追求所謂的自由,就像握在手心的沙子攥得越緊漏得越多。
有人笑曰:夫妻本為同林鳥,拼的就是誰翅膀硬。如果你變得強大了,他自然會重視你的存在。與其對他窮追不舍寢食難安,不如改變策略欲擒故縱,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從內到外完善自己,給他一個優質有趣新鮮的愛人。他自會欣欣然小跑步回到你身邊,繼續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唯你馬首是瞻。
退一萬步,假若不愛了,就算你使盡洪荒之力也挽留不住他的心,那么你也有保留追求幸福的權利,無需在一棵樹上吊死。
對孩子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然沒有小時候那么聽話。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了解世界的渠道,有自己的朋友圈。你很難再擺出一副家長權威,正襟危坐輕描淡寫地指手畫腳。
你憂心忡忡地諄諄教導,自以為是地促膝長談在孩子眼中不過是你言不由衷地說教,其結果可想而知對他根本就油鹽不進,甚至還很可能適得其反。
在他看來,你執行地是兩套行為準則。你自己刷著朋友圈玩著斗地主卻嚴禁他玩手機,你的言行不一如何具有說服力?
真正愛孩子,首先請努力成為那個你想讓孩子成為的人,一個充滿愛與責任、自律與自強、為追求理想肯埋頭苦干的人,一個可以讓孩子發自內心信服并想要效仿的人。
其次,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人生漫長,先得身心健康地成人,才能談得上成才。
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
與其望子成龍每天和孩子針尖對麥芒地較量,把親子關系弄得緊張僵持猶如弦上之箭一觸即發,不如抱著一顆平常心試著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尊重他的正當喜好,安靜地和他交流,以朋友的心態和他相處。這樣,反而會使他慢慢地放下對你的抵觸心,慢慢地體會到你的良苦用心,慢慢地接納你的意見。
說到底,培養孩子要應材施教。切忌使用拳頭和語言暴力,切忌與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畢竟你要比孩子成熟、理性,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而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否則,很可能會發生你最不愿見到的一幕。前陣子網傳一父親把他兒子的手機隔窗扔下,兒子毅然決然地跟著手機縱身跳下……
對人生
人到中年,應該學做減法,降低幸福的欲值,也無需和別人進行比較,敢于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中也鼓勵人們要擯棄物質至上的價值觀,而去崇尚物質簡樸、精神豐盈的簡單生活。
以善為本,心境平和,自然會看淡一切。相反,心境浮躁,煩惱也會如影隨形。
關注自己的內心,并使之強大。因為一顆易碎的玻璃心是一切煩惱的源泉。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選一些喜歡的愛好,比如讀書、旅行、運動等來充實自己的生活,不要做看上去“無用”的中年婦女;常邀三五志趣相投的朋友,偶爾談天偶爾說地,把郁悶沖進下午茶,云淡風清,皆付笑談。
6
其實,世上哪有那么多輕而易舉就完美的婚姻,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著不完美,畢竟那種心靈相通、舉案齊眉的夫妻太少,像牛郎織女,梁山泊祝英臺,李銀河王小波式的愛情很純粹很美好結局也很凄涼。
蕓蕓眾生更多的是一邊食著人間煙火、算計著柴米油鹽、考慮著孩子的教育成長、兼顧著老人的照顧陪伴、頭痛著自己的升職加薪這些瑣碎的凡塵俗事,還一邊向往著擁有身心合一長情陪伴心有靈犀不點通式的靈魂伴侶。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爭吵伴著和好,甜蜜滲著苦澀,個中滋味,冷暖自知。
不管是聚光燈下萬千矚目的明星眷侶,還是如沙如粒默默無聞的普通夫婦,任誰也無法甩開那襲爬滿虱子的袍子,任誰也無法擺脫那方進進出出的城池。
人生若只如初見固然是美好令人向往的,但斗轉星移驀然回首,那人在燈火闌珊處的守候也足以讓人潸然淚下。
那些看上去還算完美的婚姻,無不是倆個人愿意選擇包容和等待,共同將生活中的滿地狼藉收拾干凈,一起努力成為彼此渴盼的靈魂伴侶,相互成全,相互溫暖;亦或根本就是一個人單方面的容忍,才終于等到了那個人的浪子回頭及婚姻的峰回路轉。
禪詩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相信如果你悟透了詩中的真諦,定會頓覺星辰浩瀚,清風徐來,花好月圓,人生愜意。
天為穹,地為臺,在時間無涯的荒野中,愿我們扮好自己人生的角色,不念過往,不畏將來,不負當下,把握我們的最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