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晨讀感悟:控場能力

1.共振:其時中國有句俗語就表明了這種現象:見人說見話,見鬼說鬼話。其實,每個人在與陌生人接觸的一瞬間,已經大致知道與這個的距離如何,可以聊什么話題或者根本聊不下去,等等。而且我覺得,調整氣場以適應別人的前提,是自己的個性相當豐富而靈活,否則,多數人還是愿意與自己氣場相似的人聊。

不過,我們可以把與不同氣場的人聊天,視為對自己的一場挑戰。一般來說,個性越成熟的人,越容易在不同氣場的人中間游刃有余。他可以適度地適應和迎合別人,卻不會因此丟失自己的個性。

2.引導:其實不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有對客戶共振繼而引導的過程。有趣的是,即使對方明明知道你是套路,他也愿意聽你說下去,這可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別人順著你說話并表示理解,是一件很少見并且讓人感覺很舒服的事情,以至于我們為了享受這種感覺,甘愿接受別人的引導。


3.吸引:包括描繪愿景、展現經歷。每個人心中都有些未完成目標,有些人清晰,有些人不清晰。假設你提供的愿景,剛好契合他的某個目標,你就成功了一半了。展現經歷則是用自己或別人的成功經歷,來沖淡對方的猶豫不決。

4.提示:可以用語氣、肯定的語句等方法增強自己的權威感。比如面對病人的提問,你表現的很了解,很專業,就提示你是這方面的專家,可以放心地相信自己講的東西。

5.主宰:包括籌碼和壓力點。籌碼是指自己有跟對方交換的資源,而這個資源恰巧對方也需要。暗示自己是老師、當官的或有錢人,有可能會讓對方重視你的要求,因為他以后可能會有求于你。壓力點是利用對方的恐懼心理,比如商場促銷員經常說“今天是促銷最后一天了”或者房屋中介說“這套房很多人都想看看,遲一些就被別人買走了”都會增加你的緊張感,迫使你做出決定。

共振、引導、吸引、提示、主宰。這一套,看起來是很有效的推銷技巧,其實我們在推銷自己時也一樣可以用到。我可以用這套方法,增強我對病人的同理心,這樣他們就更加會遵從我的治療方案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