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生會站在患者的角度,替患者著想。
因前列腺炎去北大醫院就醫,發作至今已經是第三次看醫生,時好時壞,反反復復讓人難受。這次特地查詢了醫生資料掛了倪主任的號,前幾輪放號一直沒掛上。寧愿等待一個好醫生,也不希望病急亂投醫。
倪主任是個好醫生,從三個方面可以說明。
第一不亂檢查,有些醫生的水平真不敢恭維,前兩次就醫,兩個醫生號稱是副主任醫師,還沒講述完病情就開了檢查單,醫院檢查科耗費耗時耗力。常見病通過癥狀描述,十之八九可以判斷是什么病癥,醫生過份依賴檢查報告,是在折騰病人。倪主任的做法值得借鑒,就診前由助理發一份疾病問卷調查,醫生根據調查問卷可以更準確的做出診治,而不是動不動就是開檢查單。
其次不亂開藥,對癥用藥,能少開藥就不開。當今醫療費貴,多開藥增加了病人的負擔,多開的藥也未必有效。
第三告知病癥原因,配合行為治療。自己是最好的醫生,此話有理。很多病癥是由于不良行為習慣引起,比如久坐,缺少運動,慢性前列腺炎就是這么種疾病。藥物治療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關鍵在于自身的行為治療,多喝水,坐半個小時后站立活動,每天跑步健走半個小時,忌煙酒辛辣食物。一個醫生只會開藥,沒有對疾病的治療給予建設性意見,沒有告知疾病的成因,預防措施,此等醫生,不看也罷。
積極的治療方案,是病人和醫生良好溝通的結果,病人先要對病情有清晰的感知,信任醫生的建議。選擇好醫生,需要事先查詢醫生信息,從醫生的診療態度,方案評判醫生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