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的電視劇不多,《士兵突擊》算一部,而且是第一部特別喜歡的電視劇,講得是農(nóng)村出身的木訥、從小受小伙伴欺負的許三多從初入軍營時連軍姿都不會站的普通士兵,經(jīng)歷草原上的五班,不拋棄、不放棄的鋼七連、步兵的巔峰老A,成為一名出色的特種兵兵王。
最開始,許三多是父親眼中的“龜兒子”,對他非打即罵,被班長史今帶入軍營后,連軍姿都不會站,在成才的“幫助”下,老實巴交的他竟然也會跟時任班長的伍六一攀交情,意圖蒙混過關,他不知道的是,驕傲的鋼七連不需要他這種連軍姿都不會站的兵,進入草原上的五班之后,許三多把班長老馬隨意說的一句話當成了命令來完成:修路。也正是這個完成的這個命令讓他有了重返鋼七連的機會,無措的他為了討好戰(zhàn)友,會做一些讓人很無語的事情:打濕被子以讓被子能疊的整齊、各種訓練依然不合格脫了3班的后腿,連長更是揚言要把他剔除出鋼七連,但是許三多卻還是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只是傻傻地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基本無用處的事情。
班長忍無可忍的發(fā)火才終于激發(fā)了許三多的斗志,開始踏踏實實地從最基礎的訓練做起,苦練基本功,從拖后腿到達到全班的平均成績,再到全班的尖子、全連的尖子、全團的尖子,獎狀滿滿一墻都放不下了,他終于依靠自己的真正的本領在三班、在鋼七連站穩(wěn)了腳跟,有了一席之地,甚至成了全團的驕傲,
然,盛極必衰,歷史如此,鋼七連也不例外,出于未來戰(zhàn)爭的需要,鋼七連被改編了,單兵作戰(zhàn)能力強的鋼七連士兵被分配到各個連隊起激發(fā)和帶頭作用;許三多也不例外,他從全團的驕傲到最后獨自一人留守鋼七連,留守一棟樓,值得慶幸的是,他沒有放棄對自己的要求,依然和以前一樣訓練、吃飯,也靠自己的執(zhí)著、堅毅,守住了一棟樓、守住了鋼七連、也守住了他自己。
是金子遲早都要發(fā)光的。獨守一個連隊的許三多沒有被完全忘記,記得他的人有鋼七連的普通戰(zhàn)友,也有鋼七連的精神信仰連長高成,還有老A的袁朗。老A又開始新的選拔了,袁朗親自給曾經(jīng)抓住他的許三多發(fā)出了參賽邀請,此時已然更強大的許三多再次面臨了種種考驗和與戰(zhàn)友的別離,他的不拋棄不放棄也使他贏得更多的尊重,也為自己贏得更好的機會。
與高手過招,壓力很大,成長得也更快。許三多為自己贏得了去老A的機會,接受了更為嚴酷的訓練,體力的透支、人性的考驗,各種復雜的套路設計在真誠的許三多面前黯然失色,他最終成為老A的一員,有了身懷絕技、坦誠相待的戰(zhàn)友,也經(jīng)歷了23歲時殺人的痛苦折磨與蛻變,這是普通的士兵都不會有的經(jīng)歷,這一段路,難得,算數(shù)。
在整個過程中,許三多賴以生存的是他的純粹、他的干凈、他的堅持,他的從無到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真真正正不拋棄、不放棄等優(yōu)秀品質(zhì),他的真實、真誠、執(zhí)拗完美詮釋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訓令,他的無私、大愛、堅持使鋼七連的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與之相對應的是成才,許三多同村老鄉(xiāng),兩人坐同一輛火車到連隊,不同的是,成才天生聰穎、目的性特別強、永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為此不惜一切代價:為了自己的前途,“審時度勢”放棄自己的連隊、自己的戰(zhàn)友、自己的室友,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后來他也被老A放棄、拋棄,當然,最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努力改變,最終成為了老A的一員。
十年前,這部電視劇大火,《藝術人生》采訪《士兵突擊》劇組,主持人問到一個問題:說你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許三多會成功,還是成才會成功?記得當時飾演成才的演員陳思誠回答說是成才,飾演許三多的王寶強說許三多,導演康洪雷、編劇蘭曉龍等也都認為是許三多,而且康和蘭都認為他們自己現(xiàn)實中就是許三多這樣類型的人。當年看電視的時候,我曾說,這里面除了許三多,其他的都喜歡,因為覺得許三多這個人設太夸張了些,哪有那樣的人(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只是,我沒有想到,幾年之后,尤其是現(xiàn)在,回望自己剛畢業(yè)時的樣子,可不笨的就跟許三多似的么,也更加理解了當年導演和編劇說的他們本身也是那樣的人,也相信那樣堅持的人的付出是可以得到回報的。
至今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看到的那個片段:702團的演習場上,搏命的伍六一腰傷復發(fā),許三多給他擦藥,兩人對話過后,許三多的旁白:那天,六一在場上搏命,原七連的人都到場邊為他助威 吶喊、連長,現(xiàn)在的副營長,喊得比誰都急 我突然明白,鋼七連這三個字,已經(jīng)深深烙在我們每個人心里,為什么?我說不清。聽到這段話時,就覺得這個電視值得一看,后來看的時候,驗證了自己第一感覺的正確,還有后來一次次重播的重復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