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了這么久,失敗的經歷真的是比比皆是。從初中的短跑決賽失利,到高中的作文比賽投稿了無音訊,再到大學自信滿滿卻在足球比賽中被人踢到顏面掃地,只要參與競爭,或者參與具體的行為,總免不了失敗。
2
對的,失敗,是成功他老母,從小就被灌輸的道理。
我們總是研究著很多方法,提前分析變量與因素,來盡可能的避免失敗,但如同那個沒有到來的時刻,沒有到來就無法提前判定能否成功,因此也不可能徹底杜絕失敗。又或者說,失敗,可能才是常態。
聽多了當獲得一些小成就便受到的表揚與贊美,才會對失敗這個東西惶恐避之。
3
印象最深的那次失敗,是在高三。
高二的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飽讀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散文,自己也執筆十萬字有余,基本上可以達到信手沾來的地步了。毫不夸張的說,只要我內心稍微組織一下,一篇文章就洋洋灑灑地兌現出來。
那時候,我完全不知道口語表達和內心活動兌現成文字,完全是兩個概念和級別。于是在高考前想報考一下藝術學院,考了戲劇文學的編劇。初試的時候,老師隨機讓人抽四張紙條,里面是不同的四個詞匯,要根據四個詞匯編一個故事。
我拿到之后,發現確實有點難,但還是有五分鐘的內心排布時間。帶著之前寫文章那股洋洋灑灑的信心,到了考官面前,開始表達故事,還不到一分鐘,就發現說不下去了,內心編排好的梗概提綱,一到嘴邊就語無倫次,最后竟然啞口無言。我想,我完了。
4
表達是一回事,落筆則是另一回事。只是當時的我,全然無知,開始極度懷疑自己的能力。
那是一次深深的失敗,非常打擊。好在,下午趕了兩個小時的車程回來,去了網吧看了星爺的《國產007》,被他的喜劇情節給治愈了一下。
現在我對別人再提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已經完全當作一個笑話或者段子來講了。
5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成功,我只知道我的人生不會一蹴而就。
于是,我開始接受每次來臨的失敗。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