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存在的蓬萊之湖
早就聽說過茶卡鹽湖。無數攝影師在這里流連忘返,無論是拍攝星空,還是拍攝倒影。早就想在茶卡一睹它迷人的傍晚和夜晚,那游人散去后清凈的天空之鏡。早就想目睹鐵路在湖中延伸的樣子,如《千與千尋》中的那趟海上列車。以及想感受那黎明時分,遠處的采鹽船之燈火(ともしび)。我想象中的茶卡,不是景區,或者即使是景區,在入夜之后也游人稀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太過靜謐之地。
夜晚的鹽湖非常靜謐。一條運鹽的小鐵路伸入湖中,我們沿著鐵路向前走去,不久便被鹽的天地所包圍,空氣中充溢著咸味,連路基都覆蓋著厚厚的鹽層。當我們的眼睛適應了環境,立刻驚嘆于這里的暗夜之美:隨著夜幕的降臨,茶卡上空的銀河逐漸出現——不是虛無縹緲、若隱若現,而是異常的清晰明亮,璀璨的銀河中心一直延伸到南方地平線;頭頂上,銀河之中象征天河渡口的“天津四”與銀河兩岸的牛郎星、織女星,形成了壯觀的“夏季大三角”。星空從頭頂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地平線,繁星仿佛觸手可及。我仍然在尋找理想的鏡像,沿鐵路旁前行數百米,一處平靜的淺水映入眼簾,水面上倒映的星點清晰明亮,如同跳動的音符。
——《中國國家地理》2014.9 《尋找夜空之鏡》
藍天下如雪色般茫茫,云低天遠,相融其間。白色如雪的純潔,在這里確有另一翻解讀與觀賞。時至入夏你或困惑,艷陽高照,天藍地暖,何處會有這樣的雪色與蒼茫。
這是一片純潔的世界,這是一個全新視覺的開啟,仿佛世界是個多變的魔術師。
——摘自散文網“幾米陽光”
我記得在有一期的中國地理上,某一張鹽湖的照片讓我有這樣一種感覺:似身臨三亞的海邊,周圍卻沒有三亞的喧囂,悠閑地獨具一隅,坐在窗邊,捧一壺茶,看清凈的玻璃外,大片大片讓人平靜的淺藍色。干凈整潔的家里,讓窗外的海風拂過臉頰,仰望對岸的山脈映著天空中的白云。每一天都是這樣愜意的生活,那就是夢境中夢到的生活。
茶卡給我的第一印象恰是如此。
盡管我認錯了,這不是茶卡,實際上是柴達木盆地上一塊猙獰的褐色土地。
而就是這一幕,定格為我整個旅途中印象最深最深的一個畫面。為了定格這一幕,如蓬萊樓閣般無比飄渺的山脈,以及表現出那本來就非真實的湖面,我窮盡了作為我所有能夠調整的參數和模式,用RAW模式,后期對色調進行加工。
第一次經過這里時,曾以為這是一片廣闊的不可思議的藍色湖泊。風車不視時間的流動,周而復始地轉著。在這柴達木盆地上存在的不可思議的湖泊中,湖中山脈在一陣新雨籠罩的霧靄中,煥發著如水墨畫般的黛色光芒,讓人一瞬間有江南的感覺。坐在湖邊,風車的轉動,暖風的吹襲,這又是讓我心曠神怡的一幅畫。
有一個瞬間從某一個角度,我甚至都可以看見海的波浪了。然而這只是錯覺。這不是湖。神奇的錯覺賦予了它水的靈動。被日出時的紅色陽光照亮時,堅毅的山峰露出其崢嶸的體格,山坡上,綠色、紅色,更是大片的黃色,擁簇著風車田。風車不再是什么湖面的守護者,而是這一道脊梁的守望者。
這樣的參數和這樣的照片,我都不知道再照一次,再調一次參數,還能不能照得出來。要表現出遠方景物那種微微淡淡的朦朧感,以及顏色的微妙感,這是我認為照相中最難最難的方面,但也是作為喜歡這類感覺的我最想要表現好的方面。但是這次,至少從我的感受上來看,我總算試著把這個給表現出來了,而且十分接近地還原了我當時實際看到的畫面。佳能的相機真的很強。下面就是我看到的畫面:
直到到了近前,查了谷歌地形圖,我才直到,茶卡其實沒有那么大。雖然那浩瀚“茶卡鹽湖”之幻想破滅了,但柴達木盆地的幻想卻就此升起。我記住了柴達木盆地給我看見的夢境般的景色。這樣的景色,我認為僅次于畢業旅行時在經棚看到的景色。而那時經棚,也是在夜晚看得不是十分明晰的時候,給我帶來遠超夢境的視覺盛宴。
在京藏高速旁的一抹金黃
從這個地方往前走幾個千米,我看到了讓我想睡在其中的那一抹金黃。僅僅那一抹金黃,給我的感受就要遠遠超過在第二天中給我看到的那一大片油菜花。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輕易地看到,后面其實不是我想象的那個巨大的海,而是鋪滿了紅色和綠色的不知結構的戈壁。
空間太過空闊,在普通公路旁就是京藏高速公路,輕易可以看見高速公路上飛駛的汽車。西藏是很多人夢想的神圣之地吧。
當然,出來旅游本身走高速公路是沒有什么意義的。我們沿著這條公路,來到了茶卡鹽湖景區。
茶卡鹽湖景區
茶卡景區說實話是讓我失望的。
我的意思是,照片照出來很好看。但是實際的體驗并不是特別好。
是太陽太曬的緣故嗎?
進入景區,映入眼簾的是還未啟用的瞭望臺。據說在這個臺上能夠冠上整個茶卡鹽湖的全貌。
再一次,廣角鏡頭真是大大增加了創作的空間。
景區的入口是漂亮的。廣角鏡頭收納了長長的入口遮陽通道。而旁邊就是今年夏天才開通的茶卡旅游專列。
版權水印見右下角
版權水印見右下角
剛進茶卡,就看到了茶卡氣象站。偶爾的一次處理,我發現用負片效果毫無違和之處,一個血紅的黃昏,天空中密布烏云,地面鋪著晶瑩的白色鹽粒,遠處是黃色的沙丘。在這樣的悲壯場景中,一個氣象站在其中。這種感覺真是太棒了,而且我也一度在夢里夢見過。夢見這些黑云都是毒素。
好吧,其實是這樣的。
選擇了一個小火車剛剛開走,站臺上沒有人的時候站到小火車鐵軌中間去拍攝。看起來就像是漫漫天路上的一個驛站。
鹽湖本身我認為沒有什么看點。結果最后還是變成拍云。
由于茶卡周圍的酒店離譜的價格的關系,而且也是因為茶卡景區讓我失望的關系,我們直接掉頭往回,看看在茶卡和黑馬河之間的路上,有沒有什么值得留宿的地方。這就是包車旅行的好處,可以住在非熱門地區吧。
那趟讓我魂牽夢繞的路,午后又因為局地對流雨讓我驚嘆。從這個角度上,那一片如汪洋般的藍色蓬萊之湖再次映入眼簾,而對流雨,就像下在湖畔一樣。
伴著風車和朦朧的昆侖延脈,這一幅畫面更有雄偉壯闊的感覺。
大水橋與日落
下午在那個我魂牽夢繞的角落旁一個叫大水橋的地方住了下來,午后在剛才那段路上看到的局地降雨云團移了過來,一時雷聲四起。在這樣的環境下難得睡了一個午覺。
房間的環境是很好的。因為這個地方在黑馬河和茶卡兩個旅游熱點的中間,很少游客在這里投宿,這里的價格特別便宜,300元就可以搞到一個三人間,這個價格遠低于茶卡和黑馬河。用如此便宜的價格,住在冷門而安靜的,而我又特別中意的地方,特別是想都沒想到還能夠住在柴達木盆地內,這簡直是再令人高興不過的事情了。
因為我們所走的路線并不是大環線,在這趟旅途中沒有住在大柴旦的機會(大柴旦也是熱門點了),住在這里,我認為能入手非常不錯的風景。
午睡起來之后已經是下午六點多了,距離日落就兩個小時左右。我先沿著京藏公路往前走。
真正的鹽湖日落是這樣的。日落之后,不時的短時降雨云系還在侵襲著這片土地。
當然,日落不是重點,今夜的星空與明天的日出才是重中之重,我是想來這里追尋微光的痕跡的。
月與星
在這里賞月,真是太過寧靜的事情,真是太過。我爸也跟著一起賞月賞星,那昆侖山延脈下的繁星。
在讓人瑟瑟發抖的寒風中,他幫我架好了三腳架。在同一個山坡上,我開始了星空的拍攝。
看著星河彌漫在昆侖山延脈的上方,心中真是有所感慨。雖然因為滿月的原因,肉眼并不是能看見特別多星星。但是看到月光灑在這樣壯闊的土地上,甚至點亮了十多千米外海拔近五千米的群山,而且這地方是偶然邂逅的地方,并非茶卡也并非黑馬河,心中就激動不已。就連我爸也說,這樣廣闊的場景,真是此生難得一見。
用各種方式拍夠了這里的月光星空之后,將目光轉向背后,那里有一個電信塔,塔的背后就是滿天繁星,以及清晰可辨的北斗七星和北極星。
等到拍完,已經是23時許了,而明天6:19的日出。最后掃了一眼那在月光中的橋之后,我回到賓館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