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第一次看志明與春嬌的時候,還是在本科。經過了一段漫長的空窗期與相愛而不敢愛的糾結,與那種一觸即發的愛情變得無比的渴望,兩個原本并不熟悉的人通過某個很小的交集,瞬間走入彼此的世界,不需要痛苦的磨合和初識的矜持,仿佛彼此就是對方的私人訂制。那個時候甚至傻傻的模仿別人抽煙,以為電影中的情節就會出現,沒想到到最后,換過了無數牌子的煙,卻始終錯過了和我一起抽煙的那個人。
電影的續集沒有看,再一次重溫的時候已經是六年之后。遇見了不同的人,路過了不同的風景,兜兜轉轉,走走停停,再次回到這部電影前時,我已經變成了前女友口中,理智到奇葩的怪物,越來越少的事情可以為之動容,無論是電影、音樂,還是某件事或者某個人,甚至是她。對我來說,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也已經不再是那種一觸即燃的愛情。我開始明白公公說的騷娘們遇到好色鬼是什么意思,也漸漸理解了為什么春嬌問志明要去哪,他都說不知道。志明需要春嬌,就像寶寶需要媽媽,春嬌需要志明,就像媽媽需要寶寶。對于剛剛失戀的志明來說,他需要的是一個依托的港灣,而對于感情不順的春嬌來說,她需要的是一個和身邊的人極度相反的男人。所以,當春嬌看到志明貼心的為自己制作煙灰缸,聽到志明抱著自己說有些事不需要一晚上做完時,她笑了。而當她告訴志明自己要轉去他的網絡的時候,志明卻猶豫了。港灣,是一個療傷的地方,傷好了,還有地平線和遠方,而對春嬌卻錯把過客當做了歸人。或許,這一刻志明還沒有考慮過什么時候該離開,但是,他同樣也沒有想過這一生就這樣在這里停留。并不是因為志明與春嬌睡在一張床上卻沒有做愛,所以他們之間的感情就不叫愛情。也許愛情就應該像辛波斯卡詩中寫到的那樣,是瞬間迸發的激情讓他們相遇,就應該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見對的人。可是,迸發的激情來自你的內心,而非你身邊的環境。如果志明的女朋友沒有出軌,哪怕他依然是單身,再遇見春嬌的時候他還會心動嗎。如果春嬌的男朋友對她好一點,甚至她依然是單身,再次遇見志明的時候,她還會是現在的樣子嗎?一萬個人的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然而愛或者不愛,卻只有兩個選項。不順的遭遇讓兩個原本互不相識的人走到了一起,甚至讓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矛盾個體忽略了彼此之間的矛盾。當依賴感褪去,曖昧在降溫,兩個因為抽煙而相識的人會不會發現,他們之間和愛情有關的東西,除了做愛之外,會不會只剩下香煙,然而電影的最后,志明和春嬌賣掉了香煙,也去掉了他們愛情的一半。一個喜劇的ending,配合著一個悲劇的未來。
愛一個人,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某種需求,包括占有欲、性欲、空虛感、虛榮心、關懷與渴望被關懷等等。拋開這些你自身的欲望,彼此之間的愛情還剩下什么。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剛剛結束了一段折磨人心的愛情,甚至連挽回時的語氣都充滿了占有欲和虛榮心。無意義去討論我們倆誰是志明誰又扮演了春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又都只是故事。只不過在我們的故事里,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兩個失敗的人,彼此不停地靠近、傷害、疏遠。所以結束,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最起碼不會是一件壞事。兩個世界的人,很難在一起,就像王力宏的那首歌,兩個人的世界不等于我們。不是我們沒有對彼此敞開心扉,而是我們的世界相隔太遠,遠到有人向對方走了九十九步,卻發現相比于終點,他似乎還在原地踏步。
作為一個男人,我不知道春嬌愛不愛志明,但我知道志明愛的并不是春嬌,至少愛的不是春嬌這個人。電影中間采訪的鏡頭里,許多話說的十分微妙。就像公公對patty說,遇見你是一件被祝福的事,就像公公說志明和春嬌是騷娘們遇到好色鬼。或許愛情的本身并不是愛情。
下一個陪我抽煙的人,希望遇見你是一件被祝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