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未成年》里,女主涼夏因偶然得到一盒可以讓人返回青春時期的巧克力,在一次次與十七歲自己對話的過程中,逐漸找回了年輕時的夢想,重拾了畫筆,促就人生的一段成功。
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將二十八歲與十七歲的涼夏展現的十分到位。十七歲的年齡,肆意張揚,敢想敢為,做事不計后果;二十八歲的她,為了愛情犧牲理想,活得平淡乏味,完全沒了自我。同是一個人,卻在不同的年齡中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正如一句話所說:“總有一天,你會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這樣的機會與十年前的自己相遇。但現在的你,是十年前你的選擇。十年后你的樣子,是現在的你決定的。不知現在的你,是否還在堅守著你的夢想;不知現在的你,是否向生活低下了頭。
年少時說:“原諒我這一生熱愛自由放蕩不羈。”十年后卻盼望自己也能朝九晚五,在一個小縣城安穩度日。年少的歲月里,有夢、有希望、向著陽光奔跑,內心堅定地認為自己的人生有無限種可能。可為什么在歲月與時光的面前妥協了呢?在你十年后,二十年后,是否還記得年少時做過的夢,有過的理想。
別為了生活,把自己熬成疲憊不堪的中年人的模樣。哪怕為柴米油鹽,為子孫兒女,為生活勞碌奔波,也永遠別忘了追逐夢想,何時都不晚。記得《月亮與六便士》中思特里克蘭德嗎?在人到中年時,忽然放棄一切,去尋他心中的藝術。在他臨死時,我想他是幸福的,他用他的后半生來追尋著年輕時的夢想,他的心是年輕的。
人一生下了,便有三個年齡,自然年齡、生理年齡、心理年齡。我們無法阻擋自然和生理年齡的老去,但卻可以延緩心理年齡。見過很多老人,熱愛生活,追求運動,把生活過成詩里的狀態,儼然一副年輕人的模樣。他們有一顆年輕的心,即便歲月在他們的容顏上留下深深的痕跡,他們依笑著,運動著,自信從容。
如同電影中的女主一樣,希望十年后自己還能記得此刻的夢想,一直堅持下去,不因任何別的因素而選擇放棄。夢想是自己建造的一座城堡,自己是城堡的主人,而愛情就像是城堡里的蠟燭,會錦上添花,但它不足以讓城堡坍塌。唯一能摧毀這座城堡的只有你自己,如何堅守住夢想,如何守著自己的城堡,這一切,全在你自己。
給自己信心,告訴自己,年少時的夢,此刻不去努力實現,還要等到什么時候?難道要等到雙鬢斑白,步履蹣跚時悵然后悔。后悔年輕時,為什么沒有堅持自己的理想,為什么沒能早些實現?不論是什么樣的理想,只要是年少時夢,當它實現時,內心必是滿滿的歡喜。
有夢就去追吧,愿你有夢為馬,隨處可棲;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