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說,人的前半生總是不如自己的后半生過得清醒,年輕時的懵懂和探求,似乎還沒有活清楚,歲月就一晃到了不惑之年。也有人說年輕時,有花堪折當需折。人這一輩子,不就是幾十年的功夫,及時行樂最重要。
年輕時,正因為年輕,我們都或多或少干過一些荒唐事;年輕時我們急功近利,為自己增添資本;年輕時我們恨不得將整個世界都拿下,納入懷中,才覺得那樣才踏實。
年輕時,我們以為得到得越多就會越快樂,而到了后半生,以前沒活明白,沒看明白的一些事情,也有了深層透徹的領悟。前半生,我們在社會浪潮中歷練,我們為自己積累屬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我們同樣也在一個又一個泥濘中跌倒再爬起,有過失敗,有過成功,有過喜悅,有離別,也有過思念,日子的流逝詮釋出生活的真實滋味。
如今當年輪爬上額頭,我終于體會到,人生不應當總是做加法,能夠適時做減法,才能獲得內心的一種安寧。
給人生做減法 人到中年,我們要學著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主動去放棄一些虛幻的泡沫和欲望,人關鍵的是內心,不要再去依賴依靠外在的假象去肯定自己,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內心,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屬于自己的日子和生活,人生才沒有白活。
學會愛自己? 我們每一個來到世上的人,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愛自己。年輕時我們可以揮霍青春,反正屬于自己的時間有的是,錯過了也有重新來過的機會。青春年少的日子真好,光潔的額頭,黑瀑般的發絲,全身上下都洋溢著一種青春的色彩。
我們在世人面前或多或少都會帶著面具,我們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上的責任,要承受多大的壓力,要面臨多大的挑戰,只有在深夜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享受身心的放松和自在。
不惑之年,我們更應該愛自己,去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這世上有很多事,但真正值得你去忙碌的,卻沒有那么多。張德芬老師的遇見更好的自己里面曾說:“這世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你該做的是如何的愛自己,安慰自己的靈魂,學會和自己相處和交流。記住,無論別人怎么看待你,你都要好好照顧好自己。
學會看開? 這人世上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看開,真正看開了,就萬事順。人生之旅途,誘惑太多,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可以生活不可能把所有你想得到的都給你,選擇了這樣,就得放棄那樣,人生其實也是一個不斷選擇和取舍的過程。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你雖然不想去面對這種局面,不想陷入這種死局,但是每個人的命運我們無法改變,既然無法改變命運,不如改變心態。選擇淡然面對,云淡風輕,心態平和,只有坦然面對,放下自己對事情的執念,放下即輕松。很多事情,當我們轉變了心念,反而事情會出現峰回路轉的轉機。對待生活,我們多一些平和和淡然,就能有利于自己走出煩惱。
這個世界往往是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你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著你,所以不要看輕自己,妄自菲薄。
我已經不惑之年,后半生,我再也不愿意去計較、去糾結了。人就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喜歡群居,喜歡抱團取暖,喜歡刷存在感。在我的后半生,我會更加珍惜眼前人,更加珍惜愛我的人。與我無緣的人,我會云淡風輕的走開。人活著是活給自己看的。就像婚姻,婚姻如鞋,鞋子合不合腳關鍵是要自己覺得合適,而不是它鮮亮的外表去吸引多少人的眼球,自己舒服就好。曾經的那些過往,那些恩怨情仇就隨風而逝吧,我們需要把握的是今天,有時候的寬恕別人其實也是放下了自己,到了現在的這個年齡,一些是非,一些對錯,真的已經沒有那么重要。
寄語自己后半生,絕不去討好和將就他人。
以前該經歷的都已經經歷,以前吃過的虧就當成是為自己買了一個教訓。我們真的無需去討好任何一個人,你的討好往往換來的是別人對你更加的肆無忌憚。不能因為遷就,因為討好,就喪失做人的基本原則。很多我們身邊的人,因為將就,自己的日子好像是在為他人而活,我們的每一天,其實就是在修一顆心,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是一種修行,所以修好自己這顆心,取悅討好自己,才是最關鍵的。
婚姻如鞋,適合自己的才好,不適合的不要將就。
后半生,婚姻也走到了一般路途,目前的自己和老公生活還算琴瑟和弦,從爭執吵鬧的青年步入了穩定和諧平定期的中年。人這一輩子,能找到一個能攜手一生的知心愛人實屬不易,找到了,就要相惜相守。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貌合神離,那么也不要將就,不要湊合,各自尋找屬于自己的另一半,或許能讓你不會為了孩子、為了種種不離的借口而去湊合浪費光陰。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但也要為自己而活!
不惑之年,永葆一顆學習之心。不惑之年的你,是否感覺時光流逝之快呢?而到了自己這個45歲的年紀,是不是有種年紀中的焦慮感呢?人們都說,喜歡學習的人,喜歡接受新生事物的人,往往會比同齡人更顯年輕。這個年齡的我,雖然沒有年齡上的優勢,單位職場崗位競聘年齡劃定都是80年以后的界限,與他們相比,確實是有些年長了,我們沒有年齡的優勢,我們肩上的擔子卻一點也不少,上面有老人要照顧,下面有孩子要指引,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學習來保持一顆永遠年輕鮮活的心,才能讓自己的心態和狀態永遠都在線!
后半生,經營好自己生活。前半身,我把它當成是對社會的一種摸索,一種生活和工作的歷練。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家,我們在忙碌中不知不覺忽視了自己。在我的后半生,我真的應該為自己好好活一次。想買的東西就去買,別舍不得花錢,錢要越花才越有,不要因為舍不得花錢,到了要出席重要場合,需要隆重登場的時候發現,自己怎么一件上得來臺面的衣服都沒有。
誠然我們需要關注內心,但是我們同樣也不要忽視了外在,內外兼修,我們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有條件過好日子我們就去過,想去哪里走走看看就不要猶豫,生活雖說是一輩子,但這一輩子也是一眨眼的事情,現在趁著還能走得動趕緊去看外面的世界。不要舍不得投資自己,也不要非要等到某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穿上難得一穿的華服,東西買來就是要用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后半生,寄語自己: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用力去擁抱陽光,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在我們的前半生當中,我們活得很用力,我們不斷選擇拿起,后半生的我們要學會放下,當我們的內心真正能夠看淡看開,我們淡定而從容地活著,即使歲月讓我們的皮膚起皺,但我們依舊能與歲月相擁,心態永遠年輕著。
我們只要是人,就脫不開世俗的牽絆和欲望的溝壑。我們想要擁有很多東西,我們不停地向外抓取,這種抓取擾亂了我們的內心。從今天開始,與往事干杯,與過去告別,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遵從自己的內心,就像一個孩子一樣,以他純凈的心看待著這個世界,遵從自己的感受。
我能想到的是自己的后半生應該是這樣的:我會在我的庭院中種滿桂花樹,秋天來臨時,滿園的桂花香,似乎感受著詩一樣的意境;我會放慢自己生活的節奏,為自己泡上一杯桂圓紅棗枸杞茶,清新淡雅品嘗著生活中的美好和歡快;我也會約上幾個知己好友,嘮嗑那些歲月沉淀中的趣事,逝水流年;我也會和愛人瞇著雙眼,在院子頂樓享受著陽光的撫慰,這種愜意著的幸福的味道;在平凡的生活中體味相依相伴的親情,在音樂和書寫中品味生活的真諦,在內心中充盈著一種根植于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