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約練(5:30——8:30)咨詢師
1自己有多么的不舒服,就會有多么強烈的要改變自己。換句話說,有人不愿意改變,就是他的痛苦還不夠深。
2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瑣事,讓我們很累,甚至焦頭爛額。這時候我們首先要照顧自己,讓自己有力量,有安全感。否則就會讓自己爆炸,傷人傷己。
3壓死駱駝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每一根稻草都不是無辜的。當我們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要及時處理,讓它流動掉,而不要壓抑。如果長久的壓抑自己,累積負面情緒,往往會使人難以承受。
4一個人的超我過于強大,他就有很多規(guī)則,標準也高,也常常會拿自己的尺子去量別人,要求別人,讓別人也覺得很不舒服。同時對自己要求也比較高,常常對自己不滿意。這種狀態(tài)下不是攻擊自己,就是攻擊別人,不利建立和諧的內心環(huán)境,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超我、自我、本我各占三分之一最合適。
5咨詢中要和來訪者同頻,身后一小步的陪伴。同時咨詢師還是要有擔當?shù)?,引領著來訪者去看到更多的面向,有更多的覺察,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同一件事。
6在用外化技術之前,要和來訪者把話題聊透。用外化技術的時,來訪者有很多思考和覺察能夠出來。
7學習心理學的人在前進的路上,都可能會存在反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曲折中前進,螺旋式上升的規(guī)律,就能很安然的接納自己的反復。
8今天我反思到自己愿意在體驗中去學習,但是對理論的掌握研究還是不夠,以后在這些方面努力些。
197約練(3:30—5:10)青春期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
1對孩子有目標,有方法,有鼓勵,有堅持,最后就能培養(yǎng)一個習慣
2勤大人造就懶孩子。小時候不給壓力,大了就不好辦。到青春期給孩子不斷輸入價值感、責任感,給他足夠的尊重和欣賞,孩子會有自己的行為選擇
4不做家務,孩子未必去學習。 家務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愛心責任心,做家務的孩子一生受益。
5做家務剛開始需要強迫,然后再去做的時候就比較自然了。
6以愛為基礎,溫暖孩子。放下評判,全然看見。當我們有了評判就會指責,甚至會憤怒、攻擊。但是我們能夠看見孩子,理解孩子,給他一定度的包容,在愛的氛圍下,他可能會做得更好,會選擇好的行為。做家長的要把握好規(guī)則和愛的度,在愛和規(guī)則之間找個平衡。
6孩子認為理所當然的不做家務到做一些家務,需要父母有目標,有方法,還要不斷的堅持。初期的強迫是必要的。
7心懷信任與希望,給出愛與關懷,彼此陪伴。享受過程,與孩子一同成長。
8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給予尊重、放手,越放手,越自律。青春期的孩子越折騰,越能提醒父母去看見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長。
《建構解決之道》P211——215在當神的社會與情緒脈絡中。接納與轉化危機計劃的負面情緒。
《尊重于與希望》P32—36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的專業(yè)價值。尊重人類尊嚴并提升自我決定。個別化服務。助長當事人的愿景。
《走出劇情》P63—66肯定對方的感受。
當對方?jīng)]有請求我們給予解決方案的時候,我們要忍住。不要急著去解決對方的情緒和困擾,而是傾聽對方,給對方一定的空間。
給女兒四條底線
1身體底線2感情底線3生活底線—經(jīng)濟獨立4生命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