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學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別名:味連、川連、雞爪連,屬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基徨,堅紙質(zhì),卵狀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狀菱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cè)生裂片不等2深裂;葉柄長5-12cm。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性味苦,寒。 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
黃連喜冷涼、濕潤、蔭蔽,忌高溫、干旱。一般分布在1200~1800m的高山區(qū),需要溫度低、空氣濕度大的自然環(huán)境。不能經(jīng)受強烈的陽光,喜弱光,因此需要遮蔭。根淺,分布于5~10cm的土層,適宜表土疏松肥沃,有豐富的腐殖質(zhì),土層深厚的土壤,pH5.5~6.5,為微酸性。生海拔1500~2300米間的高山寒濕的林蔭下,野生或有時栽培。
[功效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jié),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阿米巴作用
5、抗炎、抗腹瀉作用
6、對心血管作用
7、解熱作用
8、降血糖作用
9、降血脂作用
10、抗氧化作用
11、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
12、抗?jié)冏饔?/p>
[附方]
1、三黃丸: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即生疽癤瘡痍及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黃連(去須、蘆)、黃芩(去蘆)、大黃(煨)各十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shù)。小兒積熱亦宜服之。
2、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參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p>
3、黃連安神丸:治心煩懊依反復,心亂,怔仲,上熱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黃連25克生甘草12.5克。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時時津唾咽下。
4、瀉心湯:治心經(jīng)實熱:黃連35克。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
5、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干姜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br>
6、香連丸:治下痢:宣黃連、青木香,同搗篩,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飲下二、三十丸,日再。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嬰孺用之亦效。
試問黃連哪里有?
盡在康成國醫(yī)館
地址:太陽系.第三行星地球.北半球.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qū)灃惠南路34號新長安廣場五樓~康成國醫(yī)館內(nèi)(樓層不分AB座)
聯(lián)系電話:029-62315155/029-6888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