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上開始,天氣就陰沉沉的,看天氣預報說今日有雪,一上午沒有動靜,到中午的時候開始飄起小雪花。這是鄭州入冬以來的第二場雪。
不知為何,每次下雪我都會想起小學時候寒假作業里曾出現的一首打油詩“大雪紛紛落地,皆是黃家瑞氣,再下三年何妨?放他娘的狗屁。”故事的具體情境已經想不起來了,大概都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類詞句意思講解時候延伸出來的。
上小學的時候,都非常渴望下雪。畢竟在那個時代,除了電視之外,沒有其他娛樂手段。什么手機、電腦、IPAD,這些先進的玩意根本聽都沒聽說過。那個時候,父母要是能給買個可以玩俄羅斯方塊的游戲機,就覺得是最好的禮物了。所以下雪對于我們這些孩子來說,是另外一個特別有趣的活動。可以打雪仗、堆雪人,還有膽大的男孩子拿著裝有鞭炮的啤酒瓶埋進雪堆里,就為了聽那炸開后“噗”的一聲悶響。喜歡下雪,另一個原因是一下雪就說明離春節很近了,這個時候父母都會給添置新衣裳、新鞋子。看著買回來的新衣裳,那是相當高興的,可惜母親總讓等到過年走親戚的時候再穿。
等再長大一些,上了中學,已經沒了期待新衣服的那股興奮勁了。看見下雪,就想著快放寒假了,快解放啦,回家能隨便看動畫片啦。
高中時期似乎就沒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埋頭苦讀,每天一抬頭就看見黑板邊大大的高考倒計時。暑假、寒假能有10天假期就很不錯了,放假回來還得帶上一堆寫不完的試卷。
上了大學,每年的第一場雪,肯定會跟室友逃課出去買冰淇淋吃,站在校園小賣部的門口,邊吃著冰激凌,邊哈著熱氣,邊看天空中飄散的雪花,那應該是朋友之間最純真的年代了吧。
如今再看見下雪,已沒有當年的諸多情感了。工作多年,早已被世俗所累,心境再也回不到當初的那種純粹了,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夜已深,窗外依然飄著雪花。天又冷了,明天得再穿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