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了。
四季之末的號角,已然奏響。立:建立、開始;冬:終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藏身準備冬眠。
立冬,冬季正式開篇,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又到了北方御寒靠暖氣,南方過冬靠一身正氣的時節。
晴天,明媚的陽光中能汲取一絲暖意,就是起床的全部動力。陰天或者霾天,鼓足勇氣、幾番嘗試、幾經失敗,才能踹開被子勉強離床。空氣凈化器的聲響跟暖風機有幾分相似,卻沒有提升室溫的半點功效。
暖氣被需要的程度已遠超暖男。
距離北京市政供暖還有七天。
“暖氣”是北方常見的冬季御寒設施。其詞義既包括由鍋爐燒出,管道輸送到建筑物內的蒸汽或熱水,也包括其載體——散熱器,俗稱暖氣片。而在秦嶺-淮河以南,僅有一些城市提供小規模的暖氣網絡。
南、北方最大的差別,要我說,才不是甜咸粽子或者豆腐腦,而在于有沒有暖氣!沒錯,決定冬天幸福指數的,不是暖氣嗎!畢竟個人口味能隨意自主,但有些地方的冬天卻離不得暖氣。
南方的濕冷是魔法攻擊,透過衣物直接入侵皮骨。北方的干冷是物理攻擊,穿厚點能夠抵御,暖氣更是雪中送炭。于是,你在零上幾度的南方瑟瑟發抖,我在零下十幾度的北方溫暖如春。
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天用暖氣,就像下雨要打傘一樣,再普通不過。而對于沒有在北方生活過的小伙伴來說,“暖氣”是個新鮮事物。一個來自南方的同學,初見教學樓里的暖氣片,驚訝道:“這排氣管是干嘛用的?”過了一個冬,儼然把暖氣奉為過冬神器。正好相反的是,大家以為習慣了零下十幾度的北方人,在南方過冬會游刃有余,然而他們的抗凍能力有時遠不及當地人。
有暖氣的北方,窩在家里舒服自在,行動自如。沒有暖氣的南方,屋外曬太陽才是過冬的正確打開方式。晚上和陰天怎么辦?忍唄~
大前年初冬,老公第一次去昆明。走出飛機艙門的一瞬間,整個人懵逼,“這四季如春的‘春’是春寒料峭的‘春’吧!”
不過身在云南某小鎮的小伙伴W,她的字典里就沒有秋褲!冬天一條打底褲妥妥的,畢竟白天十幾二十幾度,晚上只有幾度的時候,已經蜷在被窩里入夢了。
給北方小伙伴的友情提示:
享受暖氣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焦躁不安、鼻咽干燥、頭暈眼花等不適癥狀,那你十有八九患上“暖氣病”了。請迅速關掉暖氣閥門,到街上走走。冷空氣會治好你。
認真地說,醫學上確有“暖氣病”,即由于門窗禁閉,導致室內空氣流動性差,室溫較高,空氣干燥,可能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出現以上身體不適的癥狀。 預防辦法是,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保證室內空氣的正常流通;也可以使用加濕器,擺一盆水,或種養綠色植物,保持室內濕潤。
多喝水是預防和抵抗“暖氣病”最好的辦法。同時,應多吃瓜果蔬菜、適量運動。
給南方小伙伴的友情提示:
盡情享受冬日暖陽,熱身健體、舒活筋骨、促進鈣吸收。北方小伙伴會羨慕你的,畢竟沒有人在零下十幾度出去曬太陽。
衣服盡量選深色系,一方面,曬太陽時吸熱多。另一方面,衣服有時一個禮拜晾不干,少洗為妙。至于暖手鼠標、暖腳寶、電熱毯等等,有無需要就視個人情況了,使用時注意安全噢~
多喝水。手捧熱水杯,能當暖手寶用,趁熱喝完能暖胃。不過嘛,據說喝冷水有助于鍛煉消化系統噢~胃好、胃口好的小伙伴,一定要多吃,饑寒總是狼狽為奸,吃飽了才溫暖。麻辣火鍋尤其贊,吃完一身汗爽歪歪,不知冷為何物。
加強意志力的鍛煉。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氣。意志薄弱的人只能敗給冬天,強大的人才能微笑著靜待春暖花開喲~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質好還怕啥?讓寒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