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他準備做餐飲,由于他從未從事過餐飲相關工作,我表示不靠譜。我的理由很顯然,一是他對整個行業及流程了解有限,二是在任何一個關鍵環節都不擅長。他準備和幾個朋友一起,湊點錢入股,我問他,你們一起干餐飲,你在里面做什么,他說前期就是后廚幫工能干,我說那就沒意思了,那不是關鍵環節,作為一名股東,在里面負責一個毫不重要的內容,你如何確保你們的餐飲能做好?
其實對于餐飲也知之甚少的我不該發表過多看法,但畢竟是朋友,我還是想以我的思維方式來分析一下這事。我有一種“大樹思維”的思考方式,就是思考問題時,先確定主干,再尋找枝葉。換句話說,決定一件事成果好壞取決于幾個關鍵環節,而大量的小事件或行為決定關鍵環節的好壞,在做一件事時,先找出關鍵環節,有利于梳理思路,把握主次。
就拿餐飲這件事來說,在我看來,關鍵環節是引來顧客、留住顧客和賺錢這三點,要做好這三點,就需要做好很多細枝末節的事情。比如在引來顧客環節,需要考慮餐廳選址、主打特色、宣傳范圍、宣傳途徑等等,在留住顧客方面,菜品口味,餐廳環境,服務態度等等,在賺錢方面,裝修成本、店鋪成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菜品價格等等。雖然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但用“大樹思維”分解后,就更容易理清這些事情。
只有對于關鍵環節有足夠的把握,才能對整體結果有預期。因此,如果我們想選擇某一行業作為自己的事業,還真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熟悉整個個流程,專業能力能否確保自己做好某一關鍵環節,合伙人能否把控另一關鍵環節。如果僅僅是出錢,不參與運營,那是投資,選對人很重要,如果是自己參與運營,那么如果不掌握一個關鍵環節,你如何確保自己的事業是否處于良好運營狀態呢?
跟他扯這個事時,我聊起了另外一個朋友,那位朋友之前在傳統培訓機構工作,做過老師,后來做“校長”,負責一個培訓機構的運營。今年和幾個朋友出來合伙成立了一家培訓機構,他目前主要負責招人這一塊,在培訓行業,這就是關鍵環節。這個行業的關鍵環節有兩個,一個是招生,一個是教學。首先他在這個行業從事過一段時間,對整個行業和流程足夠了解,另外,他現在主要負責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環節,他知道整個公司的運營成本,知道如何控制招生成本,他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公司的盈利情況,他對整個公司的運營結果有明確的預期。
我在運營工作中也是這樣思考問題的,運營一個項目,我會先理清決定這個項目好壞的幾個關鍵環節,然后再去想如何做好這幾個關鍵環節。當然,曾經也有朋友問過我,如何找到關鍵環節?我通常的做法是先在腦子里把整個項目從頭到尾過一遍,列出幾個步驟,然后將步驟拆分或合并歸類,確定關鍵環節。
在這里,我用一個小品的橋段來做例子分析一下,那就是:把大象裝進冰箱分幾步?其實關鍵環節就三步,然后去將這三步的“枝葉”內容填充近來,想清楚這些問題,處理好這些內容,那整個項目就會更清楚,而一個能夠把握住關鍵環節的人,自然會想辦法把關鍵環節中的內容完善好。
我的這種所謂“大樹思維”的思考方式,可以幫助我去理清很多原本復雜的事情,而這樣的思考方式,可以讓自己處理事情更有邏輯、更有條理。有了這樣的思考方式,去提升專業技能,把握住關鍵環節,那距離做好每一件事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