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繼續懟沉香!
? ? ? ? 先說一下沉香這個名字哪兒來的。據古文獻記錄(翻譯成白話文如下)——我到熱帶雨林去嗨,發現一顆大樹死了,大部分都腐爛了。咦!怎么還有不腐爛的部分?我把沒腐爛的部分拿回家,發現這個沒腐爛的部分還沉水耶!再放火上一燒,哇!好香啊!沉香的名字就這么得來了。
? ? ? ? 上面的照片是《四庫全書》中對沉香的分類,四名、十二狀。
? ? ? ? 四名的問題照片上說的很清楚了。十二狀嘛,是古人按照自然修香(如樹木的腐爛)或人工修香后的樣子來命名的。比如說雉頭吧,就是說那塊兒沉香像個鳥頭。當然,這個十二狀也是可以人造的。比如茅葉吧,可以人工修的像茅草葉子一樣。為什么要修成那個樣子尼?可以拿出《四庫全書》,告訴你這個就是古書上說的茅葉,然后借古書的引經據典賣個好價錢嘛!
? ? ? ? 接下來再說個日本對于香料的分類。有一點要說明一下,日本是不產沉香的。之所以介紹日本的沉香分類,實在是因為日本人的思維模式。之前服務過一位留日的企業家,他的想法就是讓我幫他寫一本書,這本書的內容是歸納出所有他企業出現的問題即解決方案。這個書的作用是——可以指導之后他所開的任何分店。這么“笨”的方式,也只有受日本文化影響的他能想到了。雖然后來出現種種問題,這個書沒有寫成,但是他是我至今遇到的三位值得欽佩的企業家之一。
? ? ? ? 日本的香道以六國五味說為主,配以《名香譜》。這個香譜和上文的那個企業家的書“書”一個理念——發現一個香,起一個名,然后不斷增加。至今《名香譜》編進去的香,已經1137種了,不過這本書還沒寫完,還在“成長”。日本人的“笨”辦法,為香道作出了巨大貢獻!
? ? ? ? 日本最大的香派是——志野流。宗主的名字和相貌見上圖。
? ? ? ? 目前的香料分類,是產區加香型。一般來說,只說四大產區,那么為什么現在一說產區,都是小產區不說大產區尼?因為要把水攪渾,好渾水摸魚嘛!比如說越南吧,該國就有15、16個產區。全球的小產區一百多個,就說亂不亂吧!再加上人為的國境線、區域劃分,那就更熱鬧了。比如你站在江蘇和安徽的邊界,你說你在江蘇省還是安徽省?又比如你在廣西與越南的邊界,你說你是在中國還是越南?反正亂了還好炒作嘛!
? ? ? ? 再說到小產區的問題。以越南芽莊的沉香為例,自然的沉香早在二、三十年前,已經被我們的臺灣同胞“掃蕩”過了,連渣渣都沒剩下。現在市場上的芽莊沉香,不是存貨就是人工培育的。
? ? ? ? 據老師學香二十年的經驗,他也要放大鏡配上爐子給點上,看清東西、聞到味道,才能分出四大產區。所以老師的建議,去越南買點香料玩玩可以,去撿漏,就算了。這個問題很有體會,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當事人,跟我咨詢半小時,然后自己跑去打官司。這個問題嘛,也沒什么好說的了,見怪不怪嘛!
? ? ? ? 沉香的藥用價值嘛,大致看看照片就行了。2000年左右,還有鼓吹沉香可以起死回生的,也就呵呵了。對你是補藥的東西,也許對他就是毒藥。所以沉香到底是不是適合你,這個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論。
? ? ? ? 接下來是沉香的品鑒問題。主要有五類。其一,紋。一般的沉香都是直紋,這個是受“母親”的影響。沉香肯定肯定是沉香木,所以沉香的木紋只能是沉香木的木紋。又因沉香木是直紋,所以不能說有扭曲紋的就不是沉香,只能說遇到扭曲紋的沉香,更為這塊兒沉香加分(加價,物以稀為貴嘛)。其二,質。比重大,快頭大,有機物多的,自然稀有。其三,形。前面提到過修香,即便人工修香,也是很少動刀子的。這個道理類似于對和田玉的雕刻,動了刀子,掉下來的那了都是錢啊!其四,香。這個香包含以下幾點:1、沉香味兒。2、產地味兒(就像南京人要有南京口音,四川人有四川口音)3、香味多(如日本的五味)4、香味變化的無規律性。上一篇說過了結香的原理,營養物質、抗體物質、凝固物質、微生物、微生物的“粑粑”……那么多物質不是在“母親”體內被調和均勻才結香的,所以香料不同部位的香味自然有所變化。其五,意。這個就不大好說了,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了。
? ? ? ? 最后再來說一個沉香的鑒定與造假問題。為什么這兩個問題一起說尼?因為這就是一體的兩面,矛和盾永遠存在。
? ? ? ? 沉香的鑒定有三大塊兒:其一,沉香他“媽”的鑒定。樹種不對,肯定不對嘛!其二,化學鑒定。這個是要上光譜分析儀的。其三,行業鑒定。1.0的天然沉香價格大概一萬一克,0.92的尼,大概兩千一克!微小的含量差別,巨大的經濟價值差異,導致了沉香萃取物“塞入”沉香,把0.92“優化”成為1.0。“優化”無處不在,蜜蠟、綠松有,沉香也有。基于這種高端的造假,所以還需要行業鑒定。當然了,往沉香里加水泥這種低端的手段也是有的,畢竟化學鑒定是破壞性的,只能采取多點取樣。
? ? ? ? 老師最后留了個問題給我們——到底是想走上玩玩這條“小徑”,還是走上沉香鑒定這條“不歸路”。
? ? ? ? 為什么說鑒定是條不歸路尼?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制假和驗真,不論在哪個領域,都會一直存在下去。你的鑒定方法一出現,他的制假必定又會更進一步;他的制假工藝一進步,你的鑒定功夫也會更進一步。
? ? ? ? 對于以社會科學為糊口工具的我來說,對社會科學真的沒什么激情了,反正規定了可以就是可以,規定了不行就是不行,知道與不知道為什么這么規定意義不大。而自然科學不同,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早兩年看過一個故事,說民國時期,一位大官要回老家。當時交通不便,他找到一位商人,問有沒有去他老家的船。商人問了問手下,還真有,不過是條貨船,大官不介意(也是沒辦法),上船了。商人向船老大千叮嚀萬囑咐,說一定要招待好這位大官。船老大準備好了好酒好菜,讓大官吃著喝著。當時天冷,這個大官在船艙里吃著肉喝著酒,一會兒就拿根煙點上了。船員過來搶下香煙,掐滅了,說這裝的一船硫磺,遇火還得了!大官不樂意了,叫來了船老大,把那個船員臭罵一頓。最后得到了船艙抽煙權。再后來尼?當然船失火爆炸,全部歸了西。這個就是社會科學。
? ? ? ? 如果可以,就進入自然科學領域吧。
? ? ? ? 此文整理自陸柏茗老師的課堂筆記,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