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第一章 群體的分類
1?群體的劃分:
第一類:當它由不同種族的人組成時,便會呈現出最初級的形態
另一類:受某種因素影響而獲得共同特征、最后形成一個種族的人群。
2?對于有組織的群體作如下分類:
異質性群體
A 無名稱(比如街頭人群)
B 有名稱(陪審團、議會等)
同質性群體
A 派別(政治派別、宗教派別等)
B 身份團體 (軍人、僧侶、工人等)
C 階級(資產階級、農民階級等)
3?異質性群體
(1)在集體當中,智力不起任何作用,只有無意識的感情在起作用。
(2)當不同國家的人,以大致相同的比例組成,不管把他們聚集在一起的利益表面上是多么相同,心理遺傳結構在人們的感覺和思考方式上所造成的巨大區別馬上就會顯現出來。
舉例:
社會主義者 試圖召集各國的工人代表開大會,最后往往會弄得意見紛紛,令人惱火。
拉丁民族的群體,不管他們有多革命或多保守,為了滿足自己的要求,總是求助于國家。他們總是喜歡集權,多少都有點獨裁傾向。
英國人或美國人組成的群體則恰恰相反,他們不會求助國家,只重視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法國人組成的群體首先講平等。
英國人組成的團體講自由。
正是種族的這種區別,造成了有多少國家就有多少種社會主義和多少種民主的局面。
(3)種族靈魂完全支配著群體心理,它是穩定群體心理的有力基礎。
(4)種族的精神越是強大,群體的次要特征越不明顯。
(5)只有獲得堅強的心理,種族才能越來越多地擺脫群體不經過思考的強大力量,走出野蠻狀態。
4?同質性群體
同質性群體包括——派別、身份團體、階級。
(1)派別是同質性群體形成組織的初步形式,他們之間只有信仰的聯系。
(2)身份團體是群體所能擁有的最高程度的組織。身份團體包括同一職業,所受教育程度和界別也差不多的個人,比如說軍事團體和僧侶團體。
(3)組成階級的個人來歷很不相同,是出于某種利益、某種十分相像的生活和教育習慣,比如說資產階級,農民階級。
5?本書只討論異質性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