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只擁有影子,所以只擁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亞
? 很久沒能靜下心看完一部小說,每天被各種雜事擾心,沒有心情看那些故事情節緊湊的小說,這本書很緩,就像是午夜時分的情感電臺,輕輕柔柔,扣人心弦。
? 《偷影子的人》是馬克.李維的第十部作品,該書在法國首印45萬冊,位列全年銷售排行榜總冠軍,法國媒體驚嘆:“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這部作品完美展現了馬克.李維溫柔風趣的寫作風格,有催人淚下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氣息和溫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織,帶給讀者笑中帶淚的閱讀感受,是一部喚醒童年回憶和內心夢想的溫情治愈小說。
?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在目錄部分,每個章節后面都會有相應的概括,無論是章節的標題還是概括都可以成為的摘抄本上的典例,就像它的立意一樣,溫柔治愈,細膩動人。
? 在這部書中,作者一共寫了和三個女孩之間的故事。首先是他的初戀伊麗莎白,一個全校男生都為之傾倒的女孩,他的暗戀夾雜著成長,在他和馬格對抗中,日益堅強成熟,他也收獲了呂克的友誼 ,后來,他意識到了伊麗莎白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獨特,她和同年齡段的女孩一般自大虛偽,當然,這是在他認識了克蕾兒之后,一個又聾又啞的干凈女孩,他從她的影子口子得知了她的自卑,幫助她并和她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之間有了一個承諾,只是后來發生的事,讓他沒機會實現這個承諾,錯失了彼此。后來,他在醫院認識了蘇菲,他很享受夜很珍惜他們之間像是朋友又像是情人之間的關系,他吻她,和她發生關系,帶她回家,可是他不曾向她確認他們之間的關系,最終成了好朋友。
? 所謂“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萊特”,這篇小說也滿足了不同人的口味,你可以從愛情方面出發,體會那一份份動人干凈的感情,無論是主人公對伊麗莎白那份純真的暗戀,還是對克蕾兒那份喜歡的心疼,還是對蘇菲那份陪伴的不舍,種種都足以讓你找到共鳴。
? 蘇菲哭著對他說“我只是你生活里的一個影子,你卻在我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只是一個單純的過客,你為何要讓我闖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過要離開你,但僅憑一己之力我做不到。”,我是心疼這個女孩的,但站在作者的角度,除了對不起似乎無話可說,因為無法給予她承諾,不平等的愛情終究是辜負。而在面對克蕾兒時,他回忍不住地感嘆“一個會用風箏向你寫出”我想你“地女孩啊,真讓人永遠都忘不了她。”,或許她才是他的命中注定,即使他辜負了承諾,她也會原諒。如果從蘇菲的角度看,主人公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渣男,不負責任,但如果從克蕾兒的角度看,他又是一個用情至深的執著孩子,結局還是美好溫暖的。
? 當然,你也可以從親情的角度出發,主人公和他母親之間那份心心相惜的柔情,就我自己而言,我特別欣賞那種母子關系,不生疏也不存在誰掌錮誰,就是一種朋友間的相處模式,她回告訴他她會什么時候來看他,會為他默默打點好一切,他也會一有時間就打電話給她,詢問她的近況,有一個細節特別打動我,她織了一條圍巾給他,她說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圍巾是紫色,一頭大一頭小,很土的樣子,他卻戴了整整一個冬天。呂克告訴主人公說‘小時候,全校的人都喜歡他的媽媽’,這樣一位溫柔又堅強的美麗女人,誰能不愛?她甚至連自己的葬禮都給規劃好,文中說她是看見漫天繁星離開的,不知道她眼中的星光是不是來自讓她驕傲的孩子。當他回到空無一人的房子,里面全是母親的味道,她準備好的晚餐,沒能吃完的卡卡蛋糕,但是那個最熟悉的人是真的不在了,那種感受真的讓人心酸得掉眼淚。還有呂克和他的父親,一個一心想讓自己兒子繼承面包店的一家之主,后來為了兒子的夢想,將兒子趕出家門,讓他自己去闖蕩。
? 書中有一段話說的很好,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那一天,而改天,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于是我們就只能夢想著,能否有一刻,重新回到寄居在父母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的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 很多人都沒有好好抱抱父母的機會了,但是我們還有,所以好好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每一分鐘,去好好盡盡自己的孝道。
? 你還可以從友情的角度來看,呂克和主人公之間那份真摯的兄弟情誼,伊凡和主人公之間的共享秘密之情,還有他的影子,一個很神奇的存在,幫助他學會勇敢,幫助他去幫助別人。讀到最后你會發現,作者仿佛真有從別人那偷影子的能力,十分自然地切入,讓你不覺得突兀。
? 不要太依賴一個人,他會成為你的習慣。當他離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失去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你會后悔過往走得太漫不經心,但是用心走過,就無所謂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