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寫給十八歲的兒子
時光荏苒,1999年金秋十月在河口區人民醫院出生的嬰兒,今日已經真正年滿十八周歲。歲月催人老,你的老爸已經從曾經的共青團專職干部成為兩鬢斑斑的知天命之人,我兒的雙肩早已寬闊于老爸。我親愛的兒子,特作拙文一篇,僅供你人生參考。
一要孝義為先,重情尚交。我大學學的是歷史專業,熟知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無一不是孝義為先的致真之人。文字浩如煙海,文筆拙笨,這里不一一列舉。人世綱常,孝敬老人,這是自然規律,反之國將不國,倫理傾覆。無論一個人多么有才華,如果做不到基本的"孝"字,那么千萬要敬而遠之。連自己老人都不孝敬之人,關鍵時候就會如惡狼一樣露出本來面目。與之相通的就是要在與人交往中重情重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蠅蠅茍茍貪小利而忘大義之人,可能得一時之勢,而終將身敗名裂,貽笑大方。
二要胸懷天下,志存高遠。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中華民族,創造了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文明,要為此而自豪,不要讓西方宣傳的所謂民主自由等價值觀迷離了雙眼。作為堂堂正正中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生追求的夢想。眼光能夠看多遠,決定了能夠走多遠。如果胸中裝著全世界,生活中的艱難困苦,挫折風浪,就會看得很淡,總能“勝似閑庭信步”。你老爸也曾胸懷吞吐乾坤之志,怎奈卻是能力有限,時運不濟,雖然在每個崗位都做出過小許成績,卻已看到了仕途天花板,注定要老死于樊籬之旁,只能在文字游戲的世界里抒發情懷,唯祝我兒宏圖大展!
三要敏行訥言,外圓內方。言談舉止集中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水平。很多人說話不經過大腦,出口傷人太重,人際關系一團糟還振振有詞。要記住,話到嘴邊留半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滔滔不絕發表評論的余閑,多去干點實活。你越不發表言論,別人越會重視你的觀點。與人相處,要有底線,尤其是錢財物,不要輕易地去沾別人的便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小事能裝得糊涂,大事必須弄得明白,千萬不能別人把你賣了還幫著數錢!
四要書海暢游,步伐堅實。人活于世,親身社會實踐的經歷畢竟有限,要想比別人知道得更多,走得更遠,必須靠讀書來提高完善自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靠多讀書去體味。有些書當時讀了也許沒有太大用處,但已經存放在你的腦海里,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派上用場。讀書使人明智,三國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故事要牢記于心。“讀一本好書,就象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說話”。讀書決不能死讀,人生處處皆學問,生活即是無字書。只有堅持去實踐,去創造,回到書中去驗證,自己再用心去總結,那么就會體味出人生真諦!
人生能有幾回搏?男兒當世須自強!
吾兒已成年,老爸我絮絮叨叨,皆肺腑之言,愿吾兒深察。
黃其軍
作于2017年10月23日(古歷九月初四)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