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位于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壯觀的冰川山區。公園內最高的山峰是大提頓峰,海拔4198 米,有存留至今的冰川。分布在該地的冰湖以珍尼湖最為著名。蛇河上用水壩攔堵形成的杰克遜湖為當地最大的水域。高聳入云的山巔,覆蓋著千年的冰川,山連山,峰連峰,宛如進入人間仙境。
大提頓國家公園是我們進入黃石前的第一道大餐,大提頓峰巍峨壯美,白色的峰尖,配合腳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蛇河在公路左側若隱若現,一改昨天剛相遇時的奔放,婉約平靜的河面映襯著提頓峰的身影,仿佛美女傍著帥哥翩翩起舞,只多看幾眼就離不開這秀色可餐的美景。
我們一大早就從杰克遜小鎮出發,早上的氣溫有點像深秋,風有點大,穿了外套都能感覺到寒意。驅車十幾公里我們就進入了大提頓國家公園的范圍,入口處是一片遼闊的草甸,黑色的牛群點綴著這片枯黃的色彩。
一般情況下,國內的旅游團是不會來游覽沒有黃石出名的大提頓國家公園的,這和我們隔天進入黃石后,每個景點都能看到一堆子講著漢語的旅游團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這里的景點寧靜安詳,端莊秀麗,沒有黃石那種粗獷中帶著嘈雜的美,也見不著扎堆的游客,我們在蛇河邊信步而行清閑而又自得其樂。
我們汽車停留的第一個點,是有著公園標牌的一處平臺,三個家庭在這里合影留念,每個人也都在這個地方留下了倩影。
大提頓峰據說是派拉蒙電影公司的LOGO,我們觀看《教父》《阿甘正傳》等電影時就能看到派拉蒙的片頭,正是這座大提頓峰。
公路在大提頓國家公園里面延伸,從各種角度圍繞著提頓峰的身影,每過一段距離就會出現觀景臺,此次行程我們對美國國家公園的觀景臺設置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一般說來在谷歌地圖上顯示“xxx point”或者“xxx overlook”的地方就是觀景臺,觀景臺附近或者稍遠處都會配置有停車場,個別比較大的觀景臺還會配有“Restroom”,美國的廁所用的是Restroom這個詞,而日本叫“おトイレ”,是從“toilet”這個外來詞轉變而來的,廁所用toilet,這和歐洲的叫法是一致的。這一點要稍作適應,到了美國就不能到處找toilet了,當然更別問別人“W.C.”在哪兒(貌似還沒見到哪個國家用這個詞,除了中國)。
說到point和overlook的區別,更多體現在overlook一般是比較開闊宏偉的地方,比如后來的大峽谷就有很多overlook觀景臺,而point更可能是用在一些景色秀麗或者是有趣味性的景點。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事情,比如我們幾天后去的“死馬點”(dead horse point)就是一處非常宏偉壯觀的俯視峽谷的觀景臺。
有個小插曲,我們在公園的草地上拍照,不斷的聽到一種“啪啪啪啪”的怪聲,不知誰聯想到了響尾蛇的聲音,我們幾個人信以為真,驚慌失措的從草叢里面跑出來,最后仔細尋找根源才發現是一種飛來飛去的螞蚱發出的聲音。讓所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念念叨叨的響尾蛇后來真的被我遇到了,當然這是后話。
我們停車拍照的第二個地點在主干道分叉下去的一條土路上,名叫“Schwabacher Landing”的地方。這個位置是拍攝大提頓峰在蛇河中倒影的最佳拍攝點。寧靜的蛇河映襯出壯麗山峰在溫暖陽光中的柔美瞬間。
沿著步道向深處走一些,在對面的松林襯托下,大提頓峰又呈現出另一番美景。
我們抵達這個景點的時候,恰巧遇到了一對美國新人在這個地方舉行結婚儀式。在白雪皚皚的大提頓峰的見證下,在一群親朋好友的祝福中,美女配帥哥,恰似這蛇河配山峰。這個在大提頓國家公園新誕生的家庭,應該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們的照片會出現在萬里之外這顆藍色星球的另一面,在一個中國人的游記中,遙祝這對新人白頭偕老。
在Schwabacher Landing如畫的風景里,我們簡單的解決了午餐,然后商量了一下如何去今天的最后一個景點珍妮湖,有一條路是返程一點從前面路過的一個岔道前往珍妮湖,但我們本著不走回頭路的思想,寧可多開幾十公里路也打算從北邊的杰克遜湖繞行到珍妮湖。也幸虧選擇了這樣的路線,看到了更多的美景。沿著這條路向北開出去一段路,我們遇到了一個叫“Moran Entrance”(莫蘭入口)的收費站,這個位置才是真正的大提頓國家公園的東門。在這里根據我們早先做好的攻略,知道在任何一個國家公園的入口都可以購買年票,80美金一輛車的價格,就可以在整整一年的時間內暢游美國所有國家公園,和國內坑爹的景點收費相比,美國年票的價格簡直像是白送的。用駕駛員ki爸的護照果斷購買了年票,然后繼續向大提頓國家公園的深處進發。
杰克遜湖大壩坐落在湖水的東側,野蠻粗暴的橫攔一道就誕生了這個巨大的藍色水體。我們抵達的時候刮了很大的風,激蕩的湖水把遠處白雪皚皚的群山的倒影撕得粉碎。我們裹緊了外套,走到大壩最親近湖水的地方,看波浪被大風推著擊碎在壩體的混凝土上。
杰克遜湖的湖水都是從雪山上融化下來的雪水,因此水溫很低,稍后我們抵達了珍妮湖,脫了鞋下水感受了一下,對這種冰川融化的湖水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感認識。路上我們在大提頓公園里遇到的車輛和游客都比較稀少,一度以為這個公園因為沒有黃石出名,所以訪客就是比較少的。到了珍妮湖才發現是我們低估了大提頓國家公園的名聲,這兒巨大的停車場幾乎已經沒有任何空位,汽車甚至停到了外面的草原和路邊上。
珍妮湖是一個袖珍而又可愛的高山湖泊,然而我們抵達的時間并不是最佳的拍照時間,陽光沒有照射在眼前的山體上,顯得景色暗淡了許多。唯有孩子們歡欣鼓舞,脫了鞋子就往淺淺的湖水里面跑,我們幾個當爹媽的也深受湖景的感染,跟著孩子下了湖,然而很快就被刺骨的冰水凍的腳掌都疼了起來。
這個小湖里有很多皮劃艇,美國人民開著拖車,不遠萬里把各種各樣的小艇拖到這個湖里暢游。
從珍妮湖出來,我們這一天主要的景點就逛完了,考慮到前一天不眠不休長達40多個小時的趕路,因此我在安排行程計劃的時候,特意將第一天旅途編排的相當輕松,基本上就是在閑庭信步中游覽了整個大提頓國家公園。此后的行程已經很少有這種寬松的時刻了,美西波瀾壯闊的畫卷在秀麗的提頓峰下展開,這里只是起點,只是在美國所有國家公園里排名第一的黃石國家公園的鋪墊。我們在蛇河邊上品嘗了一道開胃小菜,而饕餮大餐正在等待揭開神秘的面紗。
回到下榻的杰克遜小鎮,我們早早用完了晚餐,等待夜幕的降臨,提頓峰的白色山頂在遠處閃爍,蛇河已經融入了我們的夢中,美西的第二天在這柔情似水的風景里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