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知不覺間秋水也將解讀完,今天我們將揮別秋水。秋水中的最后一個故事——濠梁之辯為你奉上。說到本期主角,還真是個即出人意料又意料之中的事情,沒錯,你沒猜錯,本期主角還是惠子。
還真是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只用他尋找惠施。只聽悠揚的歌聲緩緩傳來: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輕易的分辨白天黑夜,就能準確的在人群中牽住你的手,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駕車帶你到處遨游,就能驚喜的從背后給你一個擁抱,如果我能看得見,生命也許完全不同。。。
話說莊子和惠子深得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精髓。這不,兩人正在濠水的橋上散步,突然,莊子指著水中的儵(shu)魚感慨道:多么悠閑自在啊,這就是魚的歡樂嗎?惠子是什么人,名家兩大宗師之一,名家的看家本領是什么?辯論名實。說白了就是抬杠專業戶。
條件反射般的說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那你說莊子能忍嗎?我就是感慨一下,你至于嗎?這就好像有些人看到美景條件反射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另一些人立馬說:看不出來你是文青啊?潛臺詞是什么?裝逼遭雷劈啊。
但是再深一層想想看是什么呢?是不想在異性面前丟人。為什么這么說呢?你想啊,去看美景大部分都是一群人吧,其中有知識的能出口成章令異性感興趣,那沒知識的怎么辦呢?只能依靠貶低對方從而展示優越感了。
當然莊子是什么人物啊?哪能跟一般人一樣嗎?回了一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便可見莊子的奇特之處了。但是惠子是干嘛呢?職業就是抬杠,再說惠子的專業技能那可是杠杠的,雖然不敢說登峰造極,但傲視群雄可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怎么能知道魚的歡樂呢?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深得以退為進之精髓,后發制人道:讓我們順著前面的話說,你剛才說“你怎么知道魚的歡樂”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我知道了魚的快樂而問我,而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的歡樂的。
看到這,有沒有感到很熟悉?沒錯,這個濠梁之辯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子非魚。有句話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就是同樣一樣東西對你來說是蜂蜜,對別人來說就是毒藥。物無非彼,物無非是,非彼非我,非我無所取。。。了解了這些,你才能踏上了齊物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