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沒有人可以打敗我們,打敗我們的永遠只是時間。從呀呀兒語的嬰孩,到活蹦亂跳的孩提,到活力四射的青年,到活力四射的壯年,最后到滿頭白發的老人,我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可是對時間的流逝卻始終無能為力,我們只能與時間做朋友,在有限的時間里拼出一番天地,不虛度時光。
小時候的我們,總盼望著長大,長大可以不用受父母管束;上學時的我們,總盼望著長大,長大可以不用寫作業考試。但是長大后的我們,反而懷念上學的美好光景,懷念那時的無憂無慮,懷念記憶中那爽朗的笑容。因為害怕時間的行走與離開,害怕皮膚松弛,害怕滿臉皺紋,更害怕自己的夢想還未實現便遠離世界。
我也害怕死亡,害怕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我的人難過,害怕自己就這樣碌碌無為的終結過一生。但是害怕死亡的我,這些年來卻一直在揮霍時光,揮霍生命。
記得大學畢業后,曾經和同學結伴去省會城市工作,那時我們連房子都還沒租好,便領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直奔目的地。為了避免露宿街頭,我們連午飯沒吃,拖著沉重的行李,頭頂著烈日,打電話看房子,眼看著太陽就要下山,而我們住的地方還沒有著落,心里如熱鍋的螞蟻很是著急。就在我們打算放棄準備去賓館住的時候,突然看到不遠處一個人正在張貼房屋出租信息,我們仿佛看到了希望,快速的奔跑過去,經過最終看房、談價,終于落實了住處。隨后,我們都各自找到了工作,下班后一起看書、學習、探討,周末一起逛街、吃飯,那時候的時光充實而又快樂。
后來,由于家里原因,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城市。提到小城市,人們總會想到安逸、安穩。父母之所以讓我回到家鄉,也是希望我能安安穩穩的生活。我仿佛被下了魔咒,真的開始了我安逸的小城市生活,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后看電影,和同學吃飯逛街。記得有好幾次自己想看會書,學會習,她們總是說“怎么還看書學習,上學還沒學夠,快別看了,一起出去吃飯”。就這樣,將近五年的時間如河中的流水不斷流逝,已一去不復返。
直到去年,周圍的同學朋友結婚后,自己獨處的時光越來越多,開始慢慢的看書、學習,又慢慢的找回了迷失的自己。由于長期的拖延,不思進取,發現自己想學的太多,報了各種網上課程,買了許多書,覺得沒時間,時間不夠用,開始出現學習焦慮。
我做事一次只是做一件事,而且總是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絕不會同時做兩件,所以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后來在喜馬拉雅上聽教主的知識管理課,知道我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來學習,開始慢慢的學會管理利用自己的時間。
現在的我會在早晚洗刷的同時聽音頻節目喜馬拉雅;早上0讀半個小時的書;在聽夢想早讀會的同時做運動;上下班等公交車的路上也會聽音頻,同時刷刷微信;晚上寫作、學習,睡前背單詞,橙子學院三件事總結。
我開始慢慢掌控了我的時間,并與之慢慢的成為朋友,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能一直與它為友,讓自己不斷進步,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