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誰都不想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人,但是卻往往在不經意間惹得人不喜歡。
人活在人群中,每天都離不開人際關系和交往。
有適當的敏感度,懂得為別人著想,在交談過程中能夠參透別人話里面的含義,并能夠化解于無形中,不給別人添麻煩,這才是成年人與人交往的標配。
日本人就深諳人際交往之道,人群中你甚至能夠一眼就辨別出日本人。他們總是彬彬有禮,不爭不搶,給人非常舒服、貼心的感覺。
日本的老人家也是非常讓人欽佩的,自己能夠做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不乏很大年齡的老人獨居,而不想給兒女的生活帶來不便。
如果想成為一個讓人感覺舒服的人,一定要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在單位里,總是會有那么幾個“熱心大姐”存在,讓人敬而遠之。
人家小姑娘剛剛戀愛失敗,她就在人家邊上說,“你瞧,財務部的小李找了個海龜,家里條件還挺好,人家怎么那么有眼光。”
惹的小姑娘,一臉厭棄的討厭。
一個男同事的老婆跟人跑了,正在煩悶的時候,她跑去找人聊天,說道“天涯何處無芳草啊,別老想著那個XXX”,人家正堵得慌呢,你這不招人煩么。
這樣做人,想不招人討厭似乎真的很難啊。
讓別人感到舒服的人,通常都擁有敏感的洞察力。
如果希望給別人帶來舒服的感覺,要多觀察身邊的人,洞察其內心,懂得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要裝糊涂。
很多時候,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的陪伴遠勝于言語的聒噪。
我有一個朋友,無論你遇到什么煩心事,和她待一會都會覺得好多了。
回想起來,她其實也沒有給你什么具體的言語安慰。而只是用她淡淡的態度和一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就能輕易地化解你心中的煩惱。
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事情,她仿佛都能夠像武林高手一樣,化解于無形。
人際交往中,如果不夠敏感,就非常容易好心做壞事。
與人交往中,要多多洞察別人的言行舉止,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你認為羊肉很鮮美,在用餐的時候給別人夾了一大堆,其實人家不吃羊肉,這不給人帶來尷尬么。
你熱情地給別人張羅一個男朋友,累得半死不活,殊不知人家女方根本不喜歡這個款型的。既沒有得到女方的感謝,也把男方得罪了。這是何苦的事呢?
不想做一個討厭的人,就要懂得洞察人心,細膩敏感,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