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我感覺自己學了一個假專業

在中國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就如同在英國學英語專業。有人說,你說的是漢語,還學什么漢語言文學,豈不是沒什么意義?在我看來,雖不是沒一點意義,但也無大用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選這個專業,不是因為興趣,而是被調劑

剛入校時,很多同學要求轉專業,因為這個專業不是他的志愿,而是自己填報的五個專業均沒錄取,由學校給調劑的。

有些人還真的轉成了,多交點學費,就讀了新聞專業;有些沒轉成,留了下來,從此上課不認真,而是做副業。要么努力學英語,要么跑去做兼職,賺錢。

我是沒轉成功的那一個,但我也只是想轉成這個專業的師范方向而已。其實,這個專業是我的志愿,一是因為學費便宜,才四千八,對我的家庭而言,負擔稍輕;二是我喜歡文學,心里還有一個作家夢。而我想轉師范,是為了將來多一個就業的選擇。

填報志愿的時候,我沒有注意,我們學校是一開始就分好了方向,一是師范方向,二是沒方向,也叫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

后來我才知道,這兩個專業的差別在于一張教師資格證。師范專業在大三時會學與教育相關的課程(大一、大二時兩個專業的同學一起上課),比如教育心理學,畢業后直接發放教師資格證。而非師范專業必須通過考試獲得,而且只能在大四的時候考。筆試是考教育學和心理學兩門學科,面試則是說課,通過后,就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畢業以后也可以考。我大四時就考取了,只是最后沒有成為老師而已。

不想當老師的同學,畢業后直接參加了工作,沒有考試。有的則是想考卻沒有考過。其實,我覺得,只要認真復習,把老師給我們畫的重點記住了,通過是很容易的。記得當時有同學買考前試題,我也買了一份,仔細想想,還不如看老師給的資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學四年所學,畢業時全還給了老師

漢語言文學專業有什么可學的呢?你還別說,多著呢。它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大類,語言又包括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還開設了修辭學、演講與口才、寫作等課程。文學則包括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還開設了民間文學、比較文學、美學、電影學、中國通史等。

可以說,我們的課業還是挺重的,古今中外,與之相關的,幾乎都要學一遍,而且還學得非常寬泛。老師還給我們開設了一大串書單,說是大學四年要看完,大約兩三百本。我看書比較慢,心也比較野,還想看看其他學科的書,比如心理學、哲學等。所以畢業時,我只看了大約一半。

平時除了上課,就是看書,也沒多少其他娛樂活動。上課的時候,老師介紹有代表性的作品,課后我就去圖書館借這本書看,以便更好地理解。此外,考試前,會大量背誦詩詞歌賦,因為我們要默寫詩句,感覺這是回到了小學時代。

背了這么多,考完就忘了;學了這么多,畢業時也忘光了。大學四年讀完,若別人問我學了什么,我答不上來,因為我也不知道學了什么。這或許是我們這個專業的常態,也是我們的悲哀。

老師跟我們說過,大學里真正學的,是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學習的內容。至于怎么獲得學習的能力,他沒有說。我們只能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學感興趣的東西。

我有一個同學,她不喜歡漢語言文學,她覺得英語更有用,所以她拼命地練習英語。沒事的時候,就去找一間空的教室,鎖上門,圍繞一個話題,用英語表達。有時邀上一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瘋狂練英語。在大學,很多學英語的癡狂者。這,或許就是她學習的能力吧。

我想,同學們畢業時,那些專業知識應該都還給了老師,只模糊地記得,我好像上過這堂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這個專業很茫然,找不到對口的工作

很多同學本就不喜歡這個專業,尤其是調劑的同學,加上一點都不實用,讓我們很茫然。

我們問老師,讀這個專業以后可以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畢竟一畢業就當作家,也是不現實的。老師說,這個專業是萬金油,什么工作都可以做,任何單位都需要。其實,說得難聽點,就是沒有專業性。

果然,同學們畢業后,各個行業的人都有。有的做外貿,有的當老師,有的是銷售,還有的在證券、通信等行業,只有我做編輯校對,與這個專業相關。很多人都做著與漢語言文學完全不搭界的工作,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對口工作是什么,所以只能在偌大的市場跌跌撞撞。

我當時也是在看一些人文傳記的時候,了解到魯迅、蕭紅他們,除了寫作,還從事著一份適合文人的工作,就是編輯。我感覺,編輯是一個很崇高,很文藝,又體面的工作,而且我可以接觸作家,從而讓我有可能成為作家。抱著這樣的理想,我認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雖然大學里有編輯出版這個專業,但文學功底扎實的中文系學生,也是有機會成為編輯的。雖然找工作的時候,大學期間所學并沒有幫到我什么,但詞語的積累,糾錯的能力,還是讓我在筆試的時候脫穎而出。

我有同學說,我是班上唯一一個沒有丟掉專業的人,他們覺得,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對口工作之一,就是編輯。我想,這也是我堅持的結果吧!雖然曾經也迷茫,但還是找到了自己的路。


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覺得,自己可能學了一個假專業,因為太抽象,太不實用了。文學,應該是一群不懂稼穡之人閑得無聊做的事,它很難獲得經濟報酬。若能夠既愛著文學,又能養活自己,也是一種幸運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