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透支,瑣事的侵擾,人心的難控,很難讓人覺得班主任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自從看了于潔老師的《我就想做個班主任》,仿佛找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只是因為疲憊,從來不敢說出來的想法。
今天又聽了于老師的講座《幸福班主任的成長秘籍》,疲憊的時候,聽聽于老師甜美的聲音,真的很療愈。做了二十九年班主任的于潔老師臉上沒有冷漠無情,沒有苦大仇深,而是平和篤定,這是歲月賦予于潔老師的福報。你怎樣,你的面相便怎樣。
我就在想,是什么秘訣讓一個班主任不再是一個勞累不堪沒有幸福感的人。
首先,一切清零。做人要有歸零的心態,做個班主任尤其該如此。不然,會被那些煩悶瑣碎無奈的事情壓垮的。高三班主任的日常是五點半起床,陪著學生跑操,上課、備課、看自習,直到晚上十一點才能入睡,如果查寢,該到十一點半了。如果找到幸福感,是我現在該修煉的。每天晚上出了校門,一切歸零,回歸平靜,蓄積能量,以待第二天重新出發重新開始重新迎接新的一天。早上進校,懷著新鮮的感覺,陪著我的學生們跑操,吐故納新,每一天都值得期待。心態好才能做好事。
其次,把生源當作資源,研究他。其實當老師,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學生基礎怎樣,家庭教育怎樣很多時候影響著甚至決定了這個孩子的未來走向。而我的學生們的語文素養真的讓人無話可說,每次都是一邊郁悶,一邊鼓勵自己鼓勵學生,自認為還比較豁達。其實于老師的做法更容易把你從困境中拽出來。生源也可以成為你的資源,你去研究他為什么會成為這個樣子?有幾方原因?能否改變?如何改變?也許這些資源會影響到你的教育理念,也便改變了你的教育之路。
再次,把問題當作研究的課題。其實在生源成為資源的過程中,我們就能發現許多問題,進而作為一個課題去研究他,這樣教育便有了深度,就不至于一直躲在角落里郁郁寡歡,你可以管中窺豹,看得清教育,也會讓你的教育之路越來越平穩。
在我看來,解決好心態問題,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大的束縛便解決了。用熱愛與專業助力你的班主任工作,且待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