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為了蓋房,回農村老家待了也得有幾個月了。前陣子她在家里養了幾十只小公雞,說是買來玩玩,后來又買了幾只母雞。養得上癮,在全家的群聊里天天聊雞。為了喝喜酒,今天中午老媽回到了海口,不過也只是短暫停留,周一就又要到鄉下去了。
老媽在小街買回雞飯和熟鴨肉,我們一起邊吃邊聊。“到春節就可以把雞殺來吃了。”又不是就養一兩只,“能吃多少雞?”我問。“我把一部分雞給了三舅養。”“為什么?”“喂不起了,想給克哥,他不愿意,這些雞吃得多大得又慢。”
“咱們家有四只母雞,天天都下蛋,我給它們找了個果籃,它們現在都把蛋下在籃里了,以前到處找蛋。本來是想去買籃子的,人家直接給我了。”“它為什么肯在籃里下蛋?你是不是要在籃里墊點布頭啥的?”“放檳榔葉,沒有稻草就隨便找東西墊上了。”
“天天都有蛋撿,太好玩了。今天你爸撿了兩個蛋,我說我也撿了兩個,他不相信,非要說我是記錯了,是昨天撿的。”“我們一般下午做雞蛋吃。”
“我又去了雞場,他們把小雞崽扔進魚塘,有些活著的還撲騰著,看著挺可憐的。”“啊?為什么扔魚塘?”我聽不明白。“喂魚啊。”“啊?魚?”我真是詫異,“魚能吃得下雞嗎?雞這么大。它們又沒有牙。”“魚怎么沒牙呢?”“魚那么小點牙能咬什么?”我比劃著。“那些劍魚會吃雞,把雞扔進去它們就跳起來了。”我眉頭都皺起來了,“我是看不下去的。”
眼看老媽把一滿盒盒飯和半盒鴨肉吃完了,又抓起自己買的小肉松餅吃起來,還吃桔子,我很驚訝。“你能吃得下這么多東西啊?”只見她嘿嘿一笑,“我去跟村里人買他們種的米,自己去找地方脫殼,5塊錢脫一袋,米自己吃得放心,沒有添加劑,打出來的糠可以給雞吃,一舉兩得。現在我在家吃得可香了,每頓都要吃兩碗飯,不用擔心拉肚子。”
“我買了鐵絲網,70塊錢,搞來竹子把雞圍起來喂。放它們出籠的時候,有的雞噌噌就跑出去玩了,有的雞太懶,趕出去沒多久又回來,拉一地屎。”
老爸回鄉下學車,買菜做飯,承包了老媽的后勤,老媽負責蓋房,兩人一起負責養雞。
瞧,這一頓飯說的全是雞。現在老媽心系鄉下,原因除了蓋房,不用說,肯定還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