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陽在開展建縣1740年系列活動,我感覺挺有意義。這是讓老百姓了解平陽歷史的重要契機,可以增強平陽人對家鄉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三國時代,平陽這片土地還屬于東吳臨海郡固始縣,也就是現在的瑞安市。晉武帝太康元年,固始縣拆分為安固與始陽兩個縣,始陽縣治就在東吳的造船基地橫嶼船屯仙口村。這里原來有個仙口港,萬全平原還有一片汪洋大海。
太康四年,始陽縣更名叫橫陽縣,縣城建在仙壇山與九凰山之間。仙壇山就是東門山,山上有仙壇寺。葛洪曾在此煉丹,留有葛溪、仙泉。
平陽的母親河是鰲江,原名橫陽江,因江口波濤如巨鰲負山,改為鰲江。江口海面上有一座島嶼,形如麂鹿踏浪,叫南麂島。島上有猴子拜觀音等美景,南麂島有“碧海仙山”之美譽。
南雁門風景區有一座山,名荊溪山,北麓為仙巖,有仙巖、仙池兩座水庫。在水庫之間有一個都市休閑農業園,稱“仙池莊園”,盛產楊梅,為全省最美田園。
荊溪山的西側為塘川山,山上有“石佛仙蹤”等塘川八景。塘川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周龍山頭石棚墓與五代棲真寺五佛塔,還有天師巖。
塘川山的西側為錢倉山,山上有“仙人磯”等名勝古跡。錢倉是宋代溫州四大名鎮之一,有寶勝寺雙塔、摩崖石刻、金錢會起義舊址等省級文寶。
平陽西部稱為“北港”,有國家AAAA景區南雁蕩山,山上有仙姑洞,與觀音洞、會文書院構成“儒釋道”三教薈萃的人文奇觀。
北港懷溪鎮還有一個AAA景區村,名叫水口村,村內有穹嶺古道,故稱景區名為“穹嶺仙谷”。仙谷內有“懷溪番鴨”美食,聞名遐邇。
平陽有仙口、仙壇、仙山、仙巖、仙池、仙蹤、仙人磯、仙姑洞、仙谷等“仙”字系列名勝古跡,可謂仙氣飄飄,魅力十足,體現了平陽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創造,也是勞動人民敬畏自然、保護生態的美麗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