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你說“你變了”的人只是抱怨你沒有按照他們的希望長大而已。——江南《上海堡壘》
昨天和好友聊天時我說我寫不出東西,蠻苦惱的。那種坐在電腦前把打出來的字刪掉又打上依舊看起來別扭的感覺像是穿著襪子洗腳。
剛好整個朋友圈都在刷堅持11天十二點前睡覺的挑戰(zhàn)鏈接,好友說,要不你也來個11天日更系列,內(nèi)容呢就是你順手從書架上取下來的書里某頁的關(guān)鍵詞或者句子。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jīng)歷,許久不見的朋友好不容易來找你聊天了,你們談天說地,追憶往昔,可是總是會有一句冷不丁的話刺破了你們間某種微妙的平衡,那就是“你好像變了很多。”
就算是我們自己,這一瞬和下一瞬間都充滿了太多了變數(shù),我們每分每秒都在變。所不同的是我們已經(jīng)偏離他人印象中的自己蠻多了。
我有時候在想我們?yōu)槭裁茨敲聪蛲h方呢,尤其是在生活受挫,覺得日子不會再好起來了的時候。除卻對未知的向往和對冒險的迷戀,我想,還有很多是我們在旅行的途中完成了變化的儀式吧。
中學(xué)害羞靦腆的男孩進入大學(xué)社團,和大家一起共事舉辦活動,慢慢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得力干將,于是越來越有信心,有了他人的賞識,自己也會督促自己在各個方面都努力提高。也許半年,也許更短,他或許就已經(jīng)開朗熱情起來。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因為彼此不知道對方的過去,只要自己下定決心要改變,到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以后,完全可以從零開始向著自己想要抵達的彼岸造船。
也許旅行的那個地方風(fēng)景和本地大型的公園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可是呀,那段前往目的地的旅程也在給自己心理暗示:“我要改變現(xiàn)狀。”
改變倒也不是說變就能馬上變化的,可是心里有了一個方向,有了那個求變的意識,其實就已經(jīng)開始了蛻變的第一步。
我以前是個挺傾向于委曲求全的人,怕提出異議或是拒絕就會被討厭或者陷入尷尬的人際關(guān)系里,因此遇事妥協(xié)的總是自己。
可是有次和朋友出去散步聊到這個困惑時,朋友說,沒關(guān)系啊你就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就好啦,反正懂你的人自己懂,像你說的那些會因為異議或是一些什么話就對你有意見的人,你們以后也不會有太多交集,一開始就不平等的關(guān)系,維持下去很累的,況且人家才不會覺得你的欲言又止很動聽。
那天我們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我突然覺得釋懷了,是啊,是吧。答應(yīng)了昨天就不能拒絕明天是誰說的道理,及時離開不喜歡的關(guān)系,和自己得到內(nèi)心談?wù)勑牧牧奶臁?br>
雖然說現(xiàn)在也不能把異議很隨心地表達出來,但我已經(jīng)在嘗試,每一次的發(fā)聲都讓自己舒服很多。我也相信,我已經(jīng)邁開了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想明白然后去做。
諸如此類的例子蠻多,想要提升自己英語能力就每天堅持背單詞,暑假的小尾巴我開始了第一次的打卡,到今天已經(jīng)堅持了111天。而我的朋友圈里,不乏堅持了三四白天的朋友,他們也是從一開始的呀,所以朋友們,有了改變自己想法,就去做吧。
我們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活法和想要成為的人,不要怕別人的評價,寫到這里突然想起當(dāng)年李宇春受到黑粉攻擊時她說的一句話:別跟我比現(xiàn)在,看看五年后,十年后,你在哪,我在哪。現(xiàn)在我們都能看到她的變化,演藝各方面都非常強,而她,還在改變。
YOHO!GIRL雜志在采訪她的時候問春春,想象一下,十年之后的現(xiàn)在,你會在干什么?
李宇春: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在干什么。我覺得我是一個對自己很有要求的人,所以我希望十年之后的自己會比現(xiàn)在更加積極地生活。?